熱門新聞

收購尼克森中海油首季產量及開支大增 @ 2013-04-27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中海油 產量
概念:首季資本開支148億元人民幣 , 油氣淨產量9360萬桶油當量
今年2月,中海油成功完成收購尼克森公司的交易。財務總監鍾華在昨天電話會議中披露,自3月正式並表以來,尼克森對集團產量貢獻約為690萬桶油當量,相當於首季總產量的7.4%。他指出,集團早前定下的全年3.38億至3.48億桶產量目標,並未考慮尼克森的貢獻,因此該目標在商討後仍可能作出調整。
中海油完成收購尼克森後,尼克森的產量首度反映於公司業績上,中海油首季營業收入56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石油及天然氣銷售收入增長一成三至逾553億元。
期內實現總淨產量9360萬桶油當量,按年上漲17.3%,因收購尼克森公司帶來的產量貢獻;中國海域新投產油氣田如番禺4-2/5-1調整和流花4-1等帶來的產量貢獻,以及蓬萊19-3油田復產的影響;以及海外,美國鷹灘項目和伊拉克米桑油氣田產量持續提升。
中海油(00883.HK)首席財務官鍾華表示,由於尼克森正式納入財務報表的時間由今年3月1日開始,故該油田的貢獻只有一個月,在首季93.6百萬桶的油當量中,尼克林的產量貢獻為6.9百萬湧油當量,撇除其產量,首季錄得86.7百萬桶油當量,按年上升8.6%。
中海油一季度的油氣產量和資本開支均大幅增長。其中,油氣產量同比增長17.3%至93.6百萬桶油當量;勘探、開發及生產資本化支出同比上升53.5%至約148億元。公司表示,這主要得益於收購尼克森公司、新油氣田的投產、蓬萊19-3油田復產以及海外項目的產量貢獻。得益於油氣產量的大幅增長,中海油一季度油氣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3.3%,達到553.1億元。
中海油收購尼克森單純以經濟收益而言短期內很難獲得理想的回報,甚至可能會在一段時間拖累中海油的業績。如果在油砂開采技術和跨國整合上進展順利,中海油中長期有望獲得可觀的收益。收購尼克森這樣一家非常規油氣公司,無論從資源還是技術的角度,中海油在油砂、頁巖氣和深海勘探等方面的戰略性和前瞻性考慮在這次收購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比重,這在常規油氣潛力不大的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海油收購尼克森的同時,中石化也以15億美元收購了主要業務在北海的TALISMAN能源公司英國子公司49%的股份。
其實,中國油氣企業「走出去」歷來引人關注。中海油收購尼克森案從目前來看,中海油表現突出,但是這也引發了美國的擔心,其主要原因是中海油帶有國家背景,他們擔心這會使公司將油氣資源作為政治槓桿,但是這一擔心並沒有依據。這次中海油收購尼克森案是中國海外能源戰略的一大勝利,為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加大了籌碼。未來,中國不會放慢海外收購進程,中國的海外能源產業布局將更為縝密。
中海油的並購案在短期內雖然利好於企業資產的價值,然而從長線來看,除去無法預估的經營風險外,石油與美元的高度相關也使其蘊藏著不可避免的金融風險。由於國際原油通常以美元計價,因此價格受到美元指數的影響很大。尼克森收購案中,中海油額外得到了9 .22億桶油氣儲量,每桶油氣成本價達到21.05美元(伊拉克一桶油的開采成本為3美元,我國青海油田一桶油的開采成本為20美元),該成本價格本身就不具備足夠的市場競爭力。當美元貶值時,石油美元的負相關性將推高油價,因此會給中海油帶來一定的投資回報。但當美元升值時,石油價格的下降將壓縮中海油的盈利空間,屆時投資回報率降低將成為中海油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而中海油CEO李凡榮在上周五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指出,公司業績增長主要來自勘探開發和並購。李凡榮稱,收購尼克森令公司儲量增加了30%,產量增加了20%,未來3年尼克森將成為中海油巨大的利潤增長平台。 (記者/高國輝)
作為中國第三大油企,中海油去年實現淨利潤636.91億元,同比下降9.3%,每股收益為1.43元,這也是2010年以來利潤增幅首次下滑。中海油CFO鍾華在解釋去年利潤下滑時表示,去年公司勘探費用的上升,以及資源費的全面開征增加了公司生產的桶油成本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公司在年報中還指出,維修、修井和增產措施工作量不斷增加,較高成本的頁巖油氣、油砂等項目產量比重上升,以及尼日利亞OML130項目全部投資稅抵免額度於2011年使用完畢,也是導致公司盈利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在談及今後幾年的公司發展時,中海油特別提出了剛在前不久轟轟烈烈拿到手的尼克森或將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