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倫敦紐約兩地原油價差有望繼續縮小 @ 2013-04-13T0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需求 油價 預測
概念:906萬桶石油需求 , 10日下修今年全球原油需求
國際能源署連續第三個月,調低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而美國能源資訊署,以及石油輸出國組織,亦於本星期調低今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測,石油需求前景黯淡,令油價受壓。
能源股今年以來表現不差,居高不下的油價是支撐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美國頁巖油革命,使原油產量大增,是否將為未來的原油價格走勢投入變數,天達環球能源基金經理人華強思(CHARLES WHALL)表示,美國頁巖層的致密油成功開采,並不會扭轉現在的高油價常態現象,因為現有油田已有超過83%過了開采高峰期,新增加的原油產量,多是邊際開采成本較高的深海油田以及如致密油等之非傳統能源,長期供給下滑、邊際成本又提高,但需求並沒有減少,高油價環境自然難以改變,能源股投資前景仍持續看好。
油價方面,繼美國能源資料協會及石油輸出國組織下調原油需求預測後,國際能源署昨日亦下調今年能源需求增長預測,原油需求增速由每日82萬桶下調至79.5萬桶,爲連續第3個月調低預測,消息拖累油價向下,並結束連續三個交易日之升勢,紐約5月份期油收市跌1.13美元或1.19%,至每桶93.51美元;倫敦布蘭特5月份期油收市跌1.52美元或1.44%,報104.27美元。
EIA在月報中將今年全球原油每日需求增長預測下調4萬桶至101萬桶,亦將2014年全
盡管美國經濟可能復蘇,原油價格卻未必會受其帶動,原因是美國的頁巖技術革命將使美國在長期上最終達到原油的自給自足,這對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將形成長期的壓力,美國國內的油價將更加獨立於國際原油。有分析指出,除了北美地區以外,幾乎所有產油國的石油產量都在減少,未來美國油價與國際原油價格的差距將逐漸拉大,前者將更加便宜。目前來看非美地區的經濟狀況將影響原油的需求,地緣政治因素則繼續帶來不確定因素。
國際能源署下調原油需求預測反映出發達國家,尤其是歐洲需求的極度疲軟。預計歐洲原油需求將降至1980年代以來最低水平。
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增加,而國際能源總署(IEA)也預測今(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將萎縮,促使國際油價承壓下滑,國內油價因此跟著第4周調降價格。中油公司今(17)天公布,自明(18)日凌晨零時起再度調降汽、柴油價格每公升0.1元,累積降幅達1.5元。有加油需求的民眾,可等午夜過後再加滿油。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對於PPI的走勢也分析指出,近期國際經濟形勢出現新動蕩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回落,且國內需求復蘇速度不及預期,短期內PPI面臨輸入性緊縮與弱需求的雙重壓力。原油價格持續走低使得近期推出的國內成品油價形成機制改革對市場的影響不大。從更長的趨勢來看,美國經濟有所企穩、國內需求將逐步轉好、國內外流動性較為寬松等因素將使得PPI仍處於上行通道,同比增速由負轉正的時點可能在今年年中。見習記者 丁 鑫
(中央社台北2013年4月3日電)西德州中級原油價格收高,因數據顯示美國工廠訂單超呼預期,暗示經濟成長加速和需求增溫,並推升美股勁揚。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