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銀監會新政對A股影響不簡單 @ 2013-03-30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銀行 銀監會 理財產品 影響 新規 監管 內銀
概念:銀行影響 , 銀監會理財產品新規
中國銀監會周三宣布的決定要求,對於銀行業出售的理財產品要提高透明度並加強信息披露。銀監會還強制要求,商業銀行的理財資金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余額在任何時點均以理財產品余額的35%與商業銀行上一年度審計報告披露總資產的4%之間的低者為上限。
銀監會周三發出通知,規范銀行投資非標准化債權類理財產品。評級機構標准普爾預計,措施對銀行相關業務增長前景會帶來影響。
中國銀監會限制銀行投資非標准化債權類理財產品的比重。受消息拖累,多只內銀股急挫,部分中小型銀行A股亦曾跌停板。有分析估計,新規管對中小型銀行影響最大。
中國銀監會刊發規范理財投資運作通知. 有內地券商分析指, 新規定對銀行基本面影響有限, 但短期內可能改變社會對經濟復蘇的預期, 影響社會融資規模, 銀行股會受到波及.銀監會要求 ,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應實現理財產品與所投資的資產要一比一對應.國泰君安表示, 新規定對銀行基本面影響有限, 預計不會增加銀行的資本壓力 , 預計有關通知最多只會令內銀今年淨利潤下跌百分之1.3, 不過預計未來三至五個月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的理財產品新發售量會顯著減少, 理財產品收益率會下跌 , 但亦有機會間接提升表內信貸收益率 , 對內銀今年息差有支持.
    銀監會出重拳打擊銀行理財產品,應該說早已有苗頭。現任證監會主席就曾經指出銀行理財產品屬於「龐氏騙局」。去年10月,肖鋼呼吁加強影子銀行監管,在《中國日報》發表英文署名文章。文章稱:「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根本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在一定的條件下,投資者一旦失去信心並減少他們的購買或退出理財產品,這樣的擊鼓傳花便會停止。」他認為,目前銀行發行的「資金池」運作的理財產品,由於期限錯配,要用「發新償舊」來滿足到期兌付,本質上是「龐氏騙局」,「影子銀行」大致可以描述為一個涉及實體的信用中介系統,且其活動超出常規銀行系統。在發達國家,最大的「影子銀行」玩家通常是對沖基金、風險投資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而在中國,「影子銀行」通常表現為理財產品、地下金融和表外借貸的形式。
受銀監會最新出台的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措施的影響,昨天證券市場上銀行股大跌,並拖累股指調整。但在各銀行的理財櫃台上,正在發售的理財產品銷售如常,部分市民對是否繼續持有中小銀行的理財產品有所疑慮。業內人士分析,新規將導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降低,規模可能縮小,並有可能推動更多逐利資金進入股票市場。
銀監會收緊理財產品市場,當然會影響到目前泛濫的商業銀行理財資產池,從而使銀行在這方面的收益有所縮減。但是由上述的分析可知,它不可能對銀行業的整體效益產生很大的沖擊,反而有利於規范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因此,3月28日出現的股市暴跌不妨視為做空力量利用銀監會的這一通知策劃的一次成功的操作。在經歷了這一場風波之後,銀行股仍將回歸到正常的軌道上來。(周俊生 財經評論人)
評級機構標准普爾認為, 目前內地影子銀行風險仍屬中等水平, 銀監會加強對理財產品的監管, 對銀行亦未有大影響 .標普估計 , 截至去年底, 內地影子銀行規模達到22萬9000億元人民幣, 相當於3萬7000億美元, 占整體銀行信貸規模三成四 , 以及國內生產總值的四成四.標普金融機構評級董事總經理曾怡景認為, 內地銀行體系的風險 , 主要來自銀行向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大規模貸款, 不過認為, 並非所有產品都是高風險類別 , 相信銀行體系有足夠緩沖, 應付產品可能帶來的損失, 現時影子銀行的風險仍屬中等規模.標普認為, 銀監會加強對理財產品的限制, 對銀行未有太大影響 , 而今年內地影子銀行規模增長, 將會低於以往每年三成四復合增長百分之34, 加上預計銀監會繼續加強監管, 提升產品整體透明度, 以及其他監管方法 , 將會引導內地企業以發企業債進行融資, 令到風險回到監管之內.另外 , 標普金融機構評級董事廖強指, 現時內地息口走勢穩定 , 但他擔心一旦息口快速上升, 將會引爆影子銀行潛在的風險 , 他又認為, 內地中小型銀行在選擇客戶的靈活性較大 , 所以受政策影響亦較少.
一紙由銀監會向各省市銀監分局及銀行機構下發的通知,讓昨日銀行股板塊開盤即飄綠並領跌。該通知的內容與老百姓日益依賴的銀行理財產品直接掛鉤。星城理財業內人士解讀稱,此舉有望令銀行在銷理財產品運作更規范,對居民購買理財產品獲取穩健收益而言是好事。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