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銀行業貸款風險點或從區域轉向產能過剩行業 @ 2013-03-28T1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貸款 不良 銀行 大行
概念:銀行去年不良貸款 , 五大行淨利潤7746億元
    經濟增速減緩,令銀行信貸質量成為市場關注重點。截至26日,四大國有行中的中、農、建三家已公布年報,截至2012年末,三大行不良貸款總額約2260億元,接近這三家銀行去年淨利潤的一半;分行業和分地區看,制造業、長三角地區成為不良「重災區」。
去年企業的整體經營面臨著不少困難,但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卻相對穩定,郭田勇覺得其中的原因是銀行業對風險控制的能力有明顯提高。「我覺得說明我們銀行業經過改革以後,它對風險控制的能力還是有明顯提高的。盡管說利益增長出現一些問題,但是銀行風險控制的底線掌握還是比較好的。當然,我個人認為即便是銀行現在經營狀態比較好,從未來來看銀行的不良貸款的量還是會有所上升的。畢竟現在整體經濟出現下滑的情況下,銀行完全呈現一枝獨秀的狀態這本身是比較困難的。」
第4季大行不良貸款溫和反彈在市場預期之內。目前市場較為關注的是,未來銀行資產品質會否進一步惡化。對此,瑞銀證券認為,大行中期資產品質壓力仍然存在,短期不良生成率高點或在2013年上半年。
不過,放在其他行業看來飄紅一片的銀行業績,在銀行業自身來說也許並沒有那麼值得樂觀,畢竟在前一年,很多銀行還有著20%以上的驕人成績。更何況,隨著去年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銀行的不良資產更加受到市場關注。此前較早發布年報的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翻番,同樣是昨天公布年報的另一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交通銀行不良率從2011年的0.86%反彈到了去年的0.92%,使得這個問題更加受到關注。不過反觀四大行,去年的不良率倒是不同程度都有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農行去年不良率下降0.22個百分點。農行行長張雲表示,雖然逾期貸款有所增加,但銀行不良貸款的風險還是可控的:
銀行的資產質量下滑,不良貸款是否集體上升是本周業績披露的關注焦點。從已披露的情況看,平安銀行不良貸款增長108.36%,逾期90天以內貸款余額增99.88%;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增244.5%。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929億元,同比上升647億元。其中,次級類貸款由1725億元增至2176億元,可疑類貸款由1883億元增至2122億元。損失類貸款則有所下降,由上年末的670億元降至63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95%,同比下降0.01%。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不良貸款率較高的領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的房地產相關行業、紡織行業、酒類貿易、鋼鐵貿易等領域,而地區則集中在江浙一帶,如去年爆發民間信貸危機的溫州。
不過,相比不良貸款,逾期貸款的反彈壓力更為直觀迫切,對於當前的銀行業來說,逾期貸款余額上升並超過不良貸款余額的情況比較普遍。這一點在農行也有所顯現,農行2012年末逾期貸款余額為879億元,較上年增加約144億元。張雲稱,逾期貸款的上升首先和宏觀的經濟周期變化有關,其次和農行嚴格信貸分類、真實反映資產狀況也有很大關系。
截至2012年6月末,廣發銀行溫州分行不良貸款余額9億余元,比2012年年初飆升翻番,增長了5.88億元。廣發銀行不良率比2012年年初上升5.23%,上升幅度也是區域內銀行系統之首。廣發銀行溫州分行2012年的不良率達到7.64%,平安銀行溫州分行(當時尚稱深圳發展銀行)為7.46%,廣發行溫州分行居當地銀行系之首。
值得注意的是,較中小銀行,大行不良貸款率普遍走低。此前,建設銀行不良貸款率0.99%,較上年下降0.10個百分點。而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58%,較2011年末上升0.14個百分點;寧波銀行不良貸款率0.76%,比去年初上升了0.08個百分點。
而在國內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銀行業資產質量也再度備受關注,銀監會數據顯示整體行業不良余額環比回升3%,股份制銀行環比回升幅度較大達7%。從已公布年報的平安、浦發和建行的情況來看,銀行關注類和不良類貸款均顯著增加,浦發次級、可疑、損失三類不良貸款比例較2011年末上升0.14個百分點至0.58%,逾期貸款翻番達到138.39億元;平安銀行不良貸款增長108.36%,逾期90天以內貸款余額增99.88%;逾期90天以上貸款余額增244.5%。
他表示,今年中資銀行將面臨資產質量下滑的挑戰,但工商銀行將力爭把今年不良貸款率保持在1.2%以下。截至2012年末,工商銀行逾期貸款增至人民幣621億元,但占各項貸款的比重從2011年的0.74%降至0.71%。相比之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 簡稱:建設銀行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