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填海建住宅成本料較收地低 @ 2013-03-22T0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填海
概念:發展局 , 填海選址
特首梁振英在一月《施政報告》中公布的五個近岸填海選址,能合共提供六百公頃土地。據了解,當局希望透過第二階段諮詢,了解市民對不同選址的關注,之後就每個選址定出填海范圍,再仔細研究每幅用地的實際用途。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初步挑選的龍鼓灘、小蠔灣及欣澳選址,均是位處本港西域水域,是由於近年投入的不少基建投資也是位處本港西面,希望未來可以發揮有關設施的優勢。
政府下午公布維港以外填海的第二期諮詢,當局選定五個選址,包括屯門龍鼓灘、沙田馬料水、青衣西南、大嶼山北小蠔灣和欣澳,總面積達六百公頃,希望公眾就填海范圍及土地用途提供意見。據了解,龍鼓灘及馬料水將用以興建住宅,欣澳及小蠔灣則因鄰近飛機航道有噪音問題,建住宅機會微,傾向作休閒娛樂和發展物流。當局預計,完成三個月公眾諮詢後,年底可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詳細研究其中一兩個選址,最快2016年動工,2019年有第一塊地皮供應。有環保團體就指出,大嶼山一帶近年已有多項工程,擔心再填海會影響水質、空氣等生態環境,人口亦未必能負荷。
政府初步選定五個維港以外填海的選址 , 包括屯門龍鼓灘、 北大嶼山的小蠔灣、 欣澳、 馬料水及青衣西南面, 又探索在中部水域興建人工島 , 連同填海所得土地 , 總面績達二千至三千公頃, 政府會諮詢公眾三個月.多個環保團體與發展局會面後都認為, 政府應透過人口政策, 評估未來十至二十年的土地儲備需要 , 填海應該是最後選擇.地球之友指政府無提供科學數據, 證明填海對環境造成的影響 , 而政府將會進行累計性的評估, 未必能在諮詢期內完成, 令市民難以根據數據提供意見.世界自然基金會估計 , 現時本港水域只余下約一百條中華白海豚 , 一旦在小蠔灣和龍鼓難填海, 將進一步影響海豚的生態 .
政府初步定出五個維港以外填海的選址 , 連同考慮在中部水域興建的人工島 , 提供總面績接近3,000公頃土地 .五個填海選址包括龍鼓灘、 小蠔灣、 欣澳、 青衣西南、 及沙田馬料水, 總共可提供600公頃土地儲備, 最快在 2019至2020年填好第一幅土地 .發展局說, 要經諮詢, 確定填海范圍和土地用途後, 才能計算出可興建的住宅數目, 初步規劃將小蠔灣和欣澳選址 , 發展成物流園及旅游康樂設施 , 青衣就會發展成區域物流樞紐.發展局強調, 選址的生態價值不高, 但由於對中華白海豚在淺水區活動的資料較少, 因此會進行研究及模擬填海, 了解海豚的情況, 再決定填海范圍.
政府昨公布維港以外填海選址進一步諮詢。填海爭議大,惟土地不可能平白變出來,犧牲郊野公園不可、農地發展爭拗又難解,然而公眾也關注填海對環境破壞難以回頭。若每個選擇都SAY NO,則土地何來?填海是否無辦法中的辦法?
政府說將會模擬填海,即將一的障礙物放入海,讓白海豚提早適應填海工程,並用儀器監測對它們的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林美華指,數個填海選址都有較高生態價值;他們又認為政府模擬填海,未必幫到白海豚。
政府就維港以外填海展開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五個可行選址中,欣澳有部份在機場噪音管制區內,不適宜作為住宅用途;小蠔灣有潛力做物流園;青衣西南則較宜發展區域性物流樞紐。至於余下的馬料水及龍鼓灘選址,政府表示,有部份適合作住宅發展,但要下一個階段才作討論。
政府昨展開填海及巖洞發展計劃第二階段諮詢,業界料8個選址共可興建13萬至19萬伙住宅,足夠應付近3至4年住屋需求,最快2019年提供土地,預計屯門龍鼓灘、沙田馬料水及3個污水處理廠可較快應市。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韋志成於記者會上表示,五個擬填海的選址中,龍鼓灘,小蠔灣和欣澳建議填海地點均位於西部地區,當地不少基建已上馬,加上龍鼓灘為中華白海豚活躍地點,又鄰近發電廠及天然氣發電廠,因此政府會展開策略性環境影響評估,並邀請環團及環境專家參與,研究填海影響,同時會在龍鼓灘進行模擬填海,了解填海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指,由於目前仍然未有具體的填海范圍,因此未能夠估算,填海工程涉及的總金額。但他指,填海涉及的成本,會低過市區收地重建,因為收樓涉及龐大搬遷賠償。至於填海對生態的影響,政府會在評估時,詳細了解附近水域,透過模擬填海的方式,了解工程對中華白海豚的生態影響。他又指,現時建議填海的地點,部分未必適合興建住宅,會按現有的評估決定,例如欣澳的選址會較適合作娛樂及商業用途,而小蠔灣就適合物流園區,至於龍鼓灘填海,就需要撥款作詳細的評估。發展局長陳茂波說,不希望太早就土地的用途下定論,假如有部分市區設施,能夠遷移到這些填海的土地,亦發揮到騰空市區土地的作用。
唐嘉鴻稱,預測未來30年,香港人口將增長約137萬,需要大量土地以應付人口增長和社區配套的需求,相比其他的土地開發方法,填海則較為靈活和可預測,填海可以創造較大面積的新土地作全面規劃和發展建立新市鎮,提供房屋及就業機會,更能安置受其他土地開發模式影響的居民和營商者。當局基於社區的影響、新填海區選址等,選出5個地點作研究,在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中,政府會介紹該等計劃和聽取意見。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雨潤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建成投產,白馬井—洋浦跨海大橋、粵海鐵路儋州站出口路等項目扎實推進,儋州機場預選址初步確定,海花島填海造地工程項目獲得省政府和國家海洋局批准……剛過去的2012年,我市呈現出熱火朝天的開發建設熱潮。去年全市69個重點項目中開工建設55個,開工率79.7%,完成年度投資72.6億元,比上一年度市重點項目投資增長25%。其中14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31.7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207%。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