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李克強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 2013-03-18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李克強 經濟
概念:總理李克強17日 , 持續發展經濟打造經濟升級版
環保事件層出不窮的當下,李克強也說,大陸過往粗放的經濟方式必須要轉變,更要提高環保門檻,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要注意環境保護,「要打造大陸經濟的升級版,就要發展中要讓人民呼吸潔淨的空氣,飲用安全的水,食用放心食品,不能以犧牲環境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
2009年,李克強受命具體負責制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李克強指出,中國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持續發展,強調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加強社會建設和改善民生。他對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分別進行調研和座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推動形成相應的體制機制創新規劃和社會發展規劃。從農業、能源、服務業、金融業等各方面入手,對如何調整中國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管理與服務機制進行戰略研討與規劃。「十二五」規劃還編制近百個專項規劃,將中國經濟的轉型發展的理念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和闡釋。李克強將規劃最終集中於五個方面:一是推動結構調整,二是加快科技創新,三是強化節能環保,四是突出改善民生,五是深化改革開放。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盛贊中國「十二五」規劃,「非常復雜但極有條理」。斯賓塞說:「如果規劃得到有效的實施,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在改變經濟增長模式、調控全球經濟的過程中,中國將在世界上扮演最最重要的角色。」同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約瑟夫斯蒂格里茨說:「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代表了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繼續轉型的方向。其中的中心任務就是一個新的開放的中國,新的融入世界的中國。」
在我們離實現現代化越近的時候,遇到的風險和挑戰也會越多。偌大個中國要解決的事很多,如果說主要問題的話,我想:第一,還是持續發展經濟。可以料想,未來中國經濟環境依然嚴峻復雜,我們要居安思危,也要處變不驚,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防范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中國經濟不發生大的波動。要努力去實現2020年的目標,測算一下,這需要年均增長7%左右的速度,這不容易。但是,我們有有利的條件,有巨大的內需。關鍵在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並且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天在12屆人大1次會議閉幕後舉行記者會,倡談施政目標,強調要持續發展經濟,不斷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正。 中央社北京17日報導,李克強在回答施政目標為何,首先要解決什麼問題的提問時表示,第一,要持續發展經濟,要居安思危,處變不驚,保持經濟持續成長,防范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經濟不發生大波動。
    不難預期,未來數年,中國將以更大的智慧、勇氣和韌勁,推行全面的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更加注重法制原則和精神,而改善民生、促進公正將成為政府的主要施政目標。有望打造和國際接軌,擁有公正、公平、透明的新型市場經濟,並由此釋放出龐大的經濟活力和國民生產力,成為亞洲以至世界的經濟發展重心。改革紅利成為中國下一輪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將激發出全體國民的創新活力、內需潛力。改革帶來的宏大利益以及經濟成果將由全民分享。
在那7年里,李克強一改過去城市擴張或發展單一產業的模式,大力推動鄭州市鄭東新區發展,除吸引第二產業進駐,同時打造中央商務圈,發展金融與商業,讓鄭州成為大陸新型城市發展的指標。
早在師從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期間,李克強便發表論文《論我國經濟的三元結構》。文中開宗明義:「迄今為止,世界上眾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表明,現代化的實質就是實現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演化,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因此,一個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首先必須實行工業化。」
對於外國人擔心的中國經濟是否能夠持續發展和中國發展起來會不會恃強稱霸的問題,李克強指出,這兩種疑問都可以打消。「中國有條件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推進社會進步。中國有13億多人口,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國際和平環境。即使中國發展強大起來,我們也不會稱霸。」
據知情人披露,李克強常年堅持閱讀英文原著,密切跟蹤國際上最新的經濟科技動態,每天都會關注國際國內的石油、金融等股指期貨和指數,並且定期閱讀英文原版的經濟學雜志。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主席傑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甫一問世,便引起他的注意,馬上要求發改委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密切關注”。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