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 財經】張平:成品油4%的調價紅線要改變 @ 2013-03-06T2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價 成品油 機制
概念:改革油價形成機制
同時,張平還就目前油價定價機制的缺陷進行了闡述,現在油價的定價機制是以22個工作日為周期,如果平均油價的波動超過了4%,國家發改委就相應進行油價的調整。現在的操作一直是按照這樣的機制來操作。這個機制現在看來有兩個明顯的缺點:一是周期太長,22個工作日再加上節假日就是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國際的油價是每一天都在變動,所以我們因為時間長,就不能夠及時地反映國際油價變動的情況。二是我們設定了一個調價的油價變動幅度要達到4%,這22個工作日油價如果國際的波動達到4%,我們就調。如果達不到4%,油價就保持穩定,不調,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變動不能夠及時反映到我們國內成品油的價格上來。
發改委通知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提高成品油價格。據了解,這是2013年國內成品油價首次調整,上次調價日期為2012年11月16日。兩次調價間隔70個工作日。巧合的是,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於同日也對油價進行了調整,自2月25日零時起調降各式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0 .4元、0 .3元,調整後之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34 .5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6.0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8.0元、超級柴油每公升33.5元(均為新台幣)。
國家發改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改革方案。針對調價周期長、4%的國際油價波動指標這兩個突出缺陷,該委計劃縮短調價周期,以適應國際油價的頻繁變動;同時准備取消4%的國際油價波動指標,按一定的周期,該調就調,亦即不管是否達到4%,該升就升、該降就降,令油價定價機制更靈活,更適應國際市場變動。
在國內成品油價格漲跌之間,車主越來越理性,但他們對新定價機制的呼聲也是越來越強烈。當然,這主要是從兩次價改延遲事件中凸顯出來的。第一次是在2012年10月,當時早傳出油價下調消息,但後來因為國際油價震蕩幾次難以達到現有成品油價改機制的紅線,直至1個月後的2012年11月16日才如願以償。第二次是這次油價上調,2月15日達到紅線後,發改委並沒立即下調,誰知這期間國際油價卻下跌了,又縮回紅線之內,凸顯現行定價機制「22個工作日」指標的反映度不靈敏。
此前,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於2月25日零時起將汽油價格每噸提高300元。據北京發改委發布的消息稱,此次提高出租車燃油附加費標准將有效疏導油價上漲對北京市出租車行業的影響。
第三,我國油價調整沒有涉及成品油的成本。根據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應該是在國際原油價到岸價基礎上,核算煉油廠的加工費用,加上合理的利潤、稅收,從而確定國內成品油出廠價和零售價。但是,油價多次調整,人們大概只知道國際原油價格,卻無法獲知煉油廠的加工費用、合理的利潤。那麼,我國油價調整能否公布成品油的成本、稅金和利潤?
昨日,被問及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推出時間表時,朱之鑫表示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是下一步甚至是很長時間里,理順價格關系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目前中國已經有比較好的、正常的成品油調價機制,包括調高調低。”“我們已經向前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從原來的從來不動到不斷的調整,一直到去年調節了8次,只會是越改越好,越來越符合我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朱之鑫說。這或將意味著,國家發改委在短期內對成品油定價機制做進一步優化改善的可能性減少。
國家發改委也表示,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幅度,是按照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根據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確定的。這麼說,漲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先通知消費者,這也是應該的,因為石油漲價,並不只是意味著對有車一族的「損害」,石油漲價,往往會伴隨著一些列聯動漲價,物價上漲,房價上漲,消費水平又被迫提高了,所以,石油漲價之前,還是建議事先發個通知,別那麼「靜悄悄」的漲,好讓消費者有個心理准備,實際准備。
【張平:我們正研究油價機制改革方案】今天上午,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成品油消費涉及千家萬戶,漲價不是好消息。發改委正在研究油價形成機制改革方案,將縮短現有的22天調價周期,並取消4%的幅度限制,以適應國際油價頻繁變動,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