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取消勾地】陳茂波:取消勾地機制,新年可建1﹒36萬單位 @ 2013-03-01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取消勾地 政府 主導 土地供應 曾俊華
概念:政府主導土地供應 , 14年度取消勾地
核心提示: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在發表2013/14年度政府賣地計劃同時,亦宣布取消持續14年之勾地機制。陳茂波解釋這是向市場發出清楚信息,土地供應主導權由政府掌握,顥示政府增加土地供應之決心。此間市場人士認為,特區政府剛於上周五推出「新辣招」,昨日又取消勾地機制,惹人揣測頗有與地產商「對干」意味。
政府近年著力增加土地供應,在2010年起已主動推出土地拍賣或招標,過往被政府指為「行之有效」的勾地機制也完成歷史使命。發展局昨天突然宣布取消勾地機制,並會沿用近年使用的按季推地方法,以釋除市場的疑慮及重掌土地供應主導權。市場人士認為訊息正面,可以提高土地供應的穩定性。
他表示,政府已掌握土地供應的主導權,有人誤解發展商不勾地會影響住宅供應,為了消除這誤解,政府將在2013/14年度取消勾地機制。政府將在每季前,公布主動出售的土地。
陳茂波表示,自從政府二○一○年引入政府主動賣地機制,實際上已取回政府土地供應的主導權。事實上,二○一一至一二年度及二○一二至一三年度,政府售出及將售共五十一幅住宅用地,其中由發展商勾出的只有三幅,政府主動出售的占四十八幅,超過九成。
回歸前和回歸初期,政府每年都公布賣地計劃和推地時間表,具體公布土地名單、拍賣或招標時間表,市場人士及市民一目了然。1997年金融風暴後,發生拍賣土地無人承接情況,令疲弱樓市雪上加霜。政府1999年起引入勾地制度,並於2004年起全面取代傳統的定期賣地機制,但勾地制度令發展商擁有土地供應主導權,他們可選擇不勾地,令供應量降低,變相推高樓價。
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發展局宣布取消勾地機制,全面主動賣地,方便小型地產商參加競投政府土地,相信有助土地供應和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發展。他表示,希望能主動和主導賣地,接下來會加大力度增加土地供應,有新的土地供應便會向社會公布。
我曾在此欄屢次呼吁政府取消讓地產商主導土地供應多年,不勾不賣的勾地表政策。我甚至建議在恢復公開賣地的同時,政府首幾次拿出來的土地數量比市場預計的多。這樣做當然有風險,因為地產商可以積極不參與,令成交價較預期的低。但政府施政,特別是在管理樓市風險方面,一定要考慮對手(即地產商和買家)的心理。可惜從曾朝到梁朝(期間主要大臣曾俊華的財政司長地位不變),政府的招數只是不斷追市。樓價上升太急,政府便出所謂辣招,等市場消化完,樓價恢復升軌時,政府又出辣招。這樣你追我趕是政府要表示有做事,但又不想樓價下跌。招數比人家看穿便不可能發揮效力。
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我代表政府向大家介紹來年的賣地計劃和賣地機制。自二○一○年開始,優化賣地措施除了包括保留勾地機制外,亦加上政府主動賣地機制。自二○一一年四月開始,按季預先公布出售甚麼土地,然後以公開招標或公開拍賣的形式將之出售,已成為特區政府賣地的一個既定做法。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我們一共出售二十七幅住宅用地,可以提供約七千九百個單位,其中政府主動賣地的占二十六幅,發展商勾地的只有一幅。二○一二至一三年度,已售出或即將出售的合共有二十四幅住宅用地,可以提供約八千二百個單位,其中政府主動賣地的占二十二幅,發展商勾地有兩幅。可以這樣說,自從二○一○年引入政府主動賣地的機制以來,政府已經實際上掌握土地供應的主導權。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發展商勾出的一幅土地其實只可興建數個單位。在二○一二至一三年度,他們勾出的兩幅土地合共也只可興建百多個單位。雖然政府已掌握土地供應的主導權,但我們聽到仍然有聲音提出擔心如果發展商刻意不勾地,便會影響土地供應。這誤解無論在議會、社會,甚至學者之間也持有。為了徹底消除大家的疑慮,政府決定來年二○一三至一四年度取消勾地機制。政府預計可出售的土地會列載於賣地計劃內,並且會一如過往兩年,繼續按季預先公布來季我們會主動出售那些土地。政府在二○一三至一四年度賣地計劃足以供應可興建約一萬三千六百個單位的土地。我們認為這樣做政府可以因應當時的市場需要主動賣地,確保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土地供應,而不需要等地產商勾地。
樓市扭曲,房屋供應緊絀,與政府實施勾地機制,由發展商主導土地供應有很大關系,政府昨日宣布取消勾地機制,恢復主導出售土地,新做法將會扭轉過去幾年的不正常現象.樓市健康發展,首要有序恆常供應房屋單位,避免出現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的失衡狀態;日後除非出現極壞情況,否則政府要堅持原則,善盡維持穩定供應的責任,能夠做到這樣,一個對置業者和發展商都有利的健康樓市,才有可能實現. 過去14年,發展商勾地數量少,一度更持續6年沒有勾地,政府卻坐視不理,曾蔭權政府經常以勾地機制行之有效,來回應公眾和輿論的質疑.回顧前塵,情況十分不尋常,這是曾蔭權政府的土地房屋政策使人諸多猜度和有諸多聯想空間的原因.現在,梁振英政府全面收回土地供應主導權,從打造穩定健康的樓市出發,新政策值得肯定和支持. 要樓市健康發展,需要有序恆常穩定供應,若市況稍為逆轉,政府即減少供應,則等同托市,市場機制形同失效,絕非恰當做法.不過,若調整深度出現類如董建華「八萬五」的情況,樓價下跌超過70%,負資產「哀鴻遍野」,但是政府仍然固執目標,不適時調整政策,這種不懂變通的做法,也絕不可取. 因此,梁振英政府應該汲取前朝的教訓,要有市況逆轉到什麼程度就啟動「退市」的准備.任何政策都要適時、適度,能夠掌握好分寸和節奏,則樓市無論遇到什麼狀濈,才有望化險為夷,朝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匯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表示,政府取消勾地制度,可加強在供應的主導性,符合增加土地供應的政策方向,但認為不應再推包括買家印花稅及雙倍印花稅等的需求管理措施,以免進一步扭曲市場。他指,現時市場游資多,資金都在尋找出路,遏抑需求只能收一時之效。梁兆基又認為,外圍經濟不明朗,今年本港出口仍不樂觀,預計全年僅單位數增長,經濟將依賴內需支持。
隨著2月中港鐵(00066)天水圍天榮站上蓋項目「流標」,結果本年度政府未能達平均每年提供2萬個住宅單位目標,為取回土地供應主導權,政府決定取消沿用14年的勾地表制度,同時下年度賣地計劃「大曬冷」,推出46幅住宅用地,涉及單位數目1萬3600個,較本年度已售及將售的8200個,激增65.9%。不過,業界憂慮在政府控制需求下,一下子有大量供應,會增加地皮「流標」風險。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