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陸房價漲不停「新五條」壓不住 @ 2013-02-23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房價 城市
概念:價格上漲的城市 , 1月70個大中城市
【東方日報專訊】據內地傳媒統計,140間在內地上市的內房股,不少加速在三、四線城市布局,但有專家認為,城鎮化概念未必適用於中、小城市樓市,房價難因此大升。
1月傳統上是淡季,但內地樓市仍延續回暖趨勢,房價升幅進一步擴大,按年比更結束連續10個月下跌,市場對下月新一屆政府就任後,對熱點城市加碼房地產調控措施的預期升溫。
中國指數院報告分析,在經濟企穩回升、市場信心恢復、各方預期樂觀的大環境下,開發商對市場預期也正在好轉,令部分城市高端樓盤入市增加,帶動當地房價結構性上漲。百城之中,1月樓價按月上漲的城市有64個,比去年12月增加7個。其中,一線及重點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房價漲幅均在2%以上。
市場人士認為,內地樓市從大城市與中小城市「冰火二重天」,變為春節檔期一二三四線城市同步熾烈的情勢,原因是樓價上升預期不斷高燒之下,不僅城市居民爭相購房,不少在沿海地區或大城市打工的外省人,亦紛紛藉返鄉度歲的機會,在家鄉購房,推高中小城鎮樓市的交投數量。
據渣打調查報告顯示,內地剛性需求強勁,加上此前開發商主動減價致使市場氣氛轉變,在上述因素帶動下,現時內地多個城市的住房價格正在上升。其中有18家開發商表示,有意於未來3至6個月購買土地。此外,地方政府亦增加土地供應,土地流拍情況也持續減少。
中國此輪樓市調控進入2013年,被行政命令死壓的樓價正出現死灰復燃、重新高漲的苗頭。保障房的僧多粥少以及申請分配的漏洞使大多數中等收入者不對此抱有幻想。普通市民要實現住房夢,不得不另辟蹊徑。江蘇邳州「二百多名網友『湊份子』合作建房」就是民眾對高房價迫於無奈的一種集體自救。「個人合作建房」觸動的是高房價背景下,普通市民安居夢的敏感神經。據報道,數年來內地多個城市先後有人發起合作建房,但成功者寥寥,在省會級別以上的城市甚至還未有項目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專家分析,政策風險、拿地受制、融資困難、建成房子未能直接分配是目前個人合作建房在內地未能大規模推廣的障礙。 中國新聞中心記者 姚健君綜合報道
內地樓市持續反彈,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樓價按年上漲0.8%,終止此前連續10個月下跌,而按月則顯著上升0.68%。其中,一線城市房價領跑全國,北京、廣州和深圳均價按月升幅2%或以上。分析指,熱點大城市樓價大幅上漲,調控預期升溫,接下來很可能會有「國五條」細則出台。
實際上,無論是當前內地住房市場的情況,還是新一任政府希望推行的城鎮化建設來看,當前內地住房市場根本就沒有價格上漲的理由,更沒有房價暴漲的理由。因整個社會都知道,房價暴漲只能給內地經濟帶來災難與毀滅。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當前溫州等城市房地產泡沫破滅所引起的問題和造成負面影響在在逐漸顯示出來。當前網路媒體及一些人在炒作今年房價會暴漲,正是利用政府換屆政策真空期來左右市場預期,同時附和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希望以此來推高GDP的願望。對此中央不可再任由這種言論來左右市場了,一定要給今年住房市場一個明確預期,而不是由被少數人來左右。否則內地住房市場面臨的問題會更大。無論是從理論上來說還是現實需要,今年房價暴漲可能將會給內地經濟帶來大災難。新一任政府不得不密切關注。
2011年初,以「限購」、「限貸」為主要特征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出台後,我國內地房地產市場一度沉寂。由於政策效用遞減,2012年4月以來,樓市逐漸回暖,到2012年歲末和今年初,一線城市明顯升溫。據中國指數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今年1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1%,漲幅較去年12月擴大0.77個百分點,連續第八個月上漲。當然,應該看到,全國性樓市升溫還未形成。分區域看,多數三線城市樓市供過於求,樓市僵局還需要一段時間方能打破;二線城市供求大體平衡;但一線城市樓市出現了較為明顯的結構性供不應求狀況,房價上漲動能充足。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今年1月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環比上漲1.61%,其中京、滬、穗、深四大城市環比漲幅均超過了2%。
上月內地樓價加速上漲,一線大城市樓價升幅居前。為防止樓價再暴漲,市場傳出北京等一線城市很可能3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舉行前出台新的調控政策,以抑制樓價。盡管滬指昨連續第8個交易日上升,但內房股逆市領跌。
中國樓市再度活躍,令炒樓者甚為興奮,一些炒樓者放出風聲,揚言樓市將「逆轉」。據內地媒體報道,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相繼出現漏夜排隊買樓的火爆場面。為肅清雜音,住建部密集發聲,強調樓市調控不放松。官方的聲音雖然緩和了購房者的恐慌情緒,但樓市回暖、房價上漲的預期已然形成。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