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金管局抽緊樓按壓測工商物業少按1成 @ 2013-02-22T2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按揭 收緊 金管局
概念:銀行收緊工商物業按揭成數一成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因應工商物業市場有過熱跡象,金管局已向銀行發出指引。所有工商物業不論自用與否,按揭成數的上限將會下調一成。最高的按揭成數由五成降至四成。
金管局指目前樓市過熱的風險,不低於九七年,即日起向金融機構發出指引,要求銀行向所有物業,包括住宅及工商物業貸款按揭申請人,作還款能力壓力測試,由目前息口加兩厘,提升至加三厘,而涉及工商物業的按揭成數,則一律下調一成,其中收入源自香港的申請人,按揭成數由目前五成下調至四成,收入源自海外的申請人,按揭成數由目前四成下調至三成。
對於傳言中收緊按揭方面措施,關健表示,現時供樓負擔比率已升近歷史高位,不排除政府會從按揭上入手進一步出招以抑壓樓市升幅。而美國有可能提早進入加息周期,金管局有機會通過提高銀行壓力測試要求方式來降低相關按揭貸款風險。
實際上,自2009年10月至今,針對樓市熾熱的炒賣情況,金管局已先後五次推出逆周期調控措施,涵蓋收緊物業按揭貸款成數,降低供款占收入比例,並嚴格收緊非香港收入人士按揭貸款成數至三成,希望透過行政措施控制投資需求。
(引述信報)繼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日前在立法會會議上警告本港家庭總負債逼近歷史高位,隨時再推出新措施後,昨天市場傳出,金管局最遲本周五宣布再出招壓抑樓市。金管局尚未出招,由外匯基金全資擁有的按揭證券公司已率先出手,決定收緊按揭保險計劃,對個別被認為風險高的樓盤,主要是一手樓,不再提供按揭保險,令買家可借的按揭成數減低,增加入市難度。
瑞銀發表報告稱,樓價持續三星期上升(錄得1%的按周升幅),及今年以來回升2.6%,已令政府重新注視住宅市場。1月份整體住宅的成交量亦已按月復蘇64%,但仍較去年全年平均低13%。瑞銀相信,潛在的新一輪打壓措施應與按揭貸款有關,預期金管局將進一步收緊高價物業的投資者或買家的首期付款要求。由於市場預期政府或金管局即將出招,本地地產股以星期二收市價計算,按周回落6%;根據往績,地產股對「辣招」的反應已逐漸變得輕微,反而,投資者比較關注發展商於打壓措施出台後新盤的銷情反應。
金管局在過去三年多已五次出手收緊銀行造按揭的能力,無奈措施始終未能對症下藥,本地樓房價格仍如脫韁野馬繼續瘋狂上升,所以陳總在立法會的公開預警是絕對可以理解。但作為一個研究貨幣銀行學的學者,筆者對陳總的忠告不敢苟同。這幾年的總家庭負債占GDP的比率的確升至歷史高位,但是否能夠全面反映真正的樓市風險,筆者抱著極大疑問,主要原因是近年總家庭負債增加是由非按揭貸款部分急升造成。因此,筆者認為即使樓市進入下跌周期,樓價下挫對香港銀行體系穩健性的影響未必如陳總所言那麼嚴重。
瑞信分析員郭美珊表示,目前樓價已漲至很高水平,若利率突抽高,必會導致銀行體系不穩,金管局要再度推逆周期措施無可厚非。惟她預期利息最快一四年才有上升迹象,同時新增住宅供應最快要到一八年後才大增,因此即使政府短期內再收緊按揭比率,甚至向購買第二個住宅單位本港永久居民征收買家印花稅(BSD)均無助壓抑樓價,因買家可用多種方法來避稅及爭取較佳的按揭條款。
金管局去年多次推出辣招為樓市降溫,收緊按揭要求以減低銀行體系面對的信貸風險,今年該局會繼續關注住宅按揭,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表示,今年工作重點包括提醒銀行留意按揭貸款,因為住宅按揭是銀行最大單一組合,如果出現問題對銀行有很大影響。昨日,地產經紀間熱傳一則短訊,內容為金管局將於本周五推出第六輪辣招。
2010年10月港府收緊政策,將房地產剔出獲許可投資資產類別。次月又推出額外印花稅(SSD),向兩年內轉售新購住宅者征收最多相當於成交價15%的稅項;同時金管局收緊非自住物業按揭,最多只能借50%。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