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市建局再推工廈重建強調未訂收購價 @ 2013-01-18T1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市建局 重建 長沙灣
概念:西街777 , 市建局啟動第二個工廈重建項目
市建局宣布,在長沙灣開展首個工廈重建成商廈的項目。總發展成本約17億,但巿建局並無同一時間公布收購尺價。有業主表示,未有價錢就要他們表態是否同意收購不公平。
市建局主席張震遠表示,歡迎政府豁免重建項目的買家印花稅,他又指,若市區重建步伐放慢,香港的市區老化問題會日趨嚴重。
第八項是市區重建局(市建局)的物業發展項目,未來四年合共可提供約4.9公頃的土地,主要作房屋發展用途,預計可提供約4 700個單位。市建局亦會全力推展「需求主導」重建計劃,積極回應業主訴求,加快市區重建更新步伐。此外,市建局已在去年十月以先導計劃形式,開始了工廈重建,其中亦包括作住宅用途。
市建局消息稱,已成立委員會審視意見,初步歸納意見為兩類,一類是希望市建局退出,由業主交由發展商收購,但另一種意見是希望市建局幫手「拔釘」重建。市建局處理意見後,會交由發展局長審批,以決定是否落實收購,料需時3個月,若發展局拍板,市建局屆時才會就項目估價,展開收購。消息稱,因項目由多個發展商持有,料收購時亦要面臨發展商阻力,形容項目是「拉牛上樹」,不諱言有可能觸礁。
2010年1月29日馬頭圍道塌樓意外後,市建局公布馬頭圍道、春田街重建項目,將附近17幢物業所在地段劃為重建區,受影響者1080人,涉及159個業權,該項目收購限期於2011年7月底屆滿。重建項目總樓面面積約24.37萬方尺,將重建為住宅物業,提供420個住宅單位,地下、一樓和二樓提供零售及社區設施,地庫則用作停車場,預計最快2018年落成。
市建局候任行政總監譚小瑩補充,第二輪「需求主導」重建項目的先導計劃共接獲34個申請,市建局將按既定評審程序挑選合適項目,納入2013/14年業務計劃,然後向財政司司長申請批准,傾向明年啟動4個有關項目。
首先,這個需求主導的重建計劃位於大角咀,項目包括四個地段,但要落實就必須各自取得八成或以上業主同意,市建局才會進行收購重建。然而,當接近六十日回覆的限期前,其中一個地段的一幢6層舊樓,樓上5層住宅業主已同意重建,但只占72%業權,未達八成門檻,而占28%業權的樓下地鋪業主,據報紙報道因不滿市建局出價偏低,而一直拒絕出售其鋪位,令項目膠著。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收回土地條例》只適用於指定的重建范圍,未必適用於「需求主導」的項目,而「當時波鞋街收購很多商鋪,市建局都未引用條例」,認為市建局未必會輕易引用條例。此外,即使引用「尚方寶劍」都不能保證計劃順利開展,以市建局主導的「深水埠海壇街、桂林街及北河街」重建計劃為例,已引用條例強制收地,但至今仍有約20人未搬走,拖延逾1年。
【明報專訊】1993年土地發展公司宣布重建衙前圍村,2001年市建局接手土發1998年的26個優先重建項目,包括衙前圍村。2007年,有立法會議員及黃大仙區議員,建議政府清拆村旁至德公立學校及東頭村停車場,將兩塊地皮以地積轉移方式,讓發展商起樓,以換取保留衙前圍村,最後,建議不了了之。市建局去年引用尚方寶劍「土地收回條例」收回整條古村的業權,為了做些所謂「保育」,只保留天後廟、鄉公所及「慶有余」牌匾,並構思在四角興建四幢住宅。這布局使筆者想起旺角山東街的水月宮及旁邊的兩座「東華三院社區書院」。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首批3個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其中「杉樹街/橡樹街項目」(簡稱杉樹街項目)於下周一(24日)限期屆滿,業主需集齊8成業權接受市建局收購價方可重建。至今,該項目4個地段,每個還未達到8成要求條件,項目告吹與否,未來數天是關鍵時刻。
【明報專訊】市建局上月底成功啟動「杉樹街/橡樹街」需求主導重建項目,卻被質疑「出口術」,主席張震遠開腔回應稱,有關業主權益從未受損,為免另外300多戶失望,「事件同樣發生我也會再做一次」。但他認為可檢討需求主導啟動門檻,在現時集齊「每個地段80%」業權同意才可啟動項目外,加入集齊「每個項目80%」業權亦可啟動。若下月獲董事會通過,市建局將於第二輪需求主導項目時應用。不過,關注團體及學者促市建局先作諮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