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陸新型城鎮化方案涉上萬城鎮 @ 2013-01-05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城鎮化
概念:新型城鎮化發展
中國地大、物博、人多,推進城鎮化應從何入手? 中金公司發表研究報告稱,新型城鎮化將指向四大政策措施,其中首推戶籍制度改革,此外還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農業現代化。報告引述國務院通知指,戶籍制度改革應以「落實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落戶條件」為核心,以促進城鎮化發展,且遵循城市愈小、放松程度愈大的原則。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強調,推動城鎮化,把農民工逐步轉為城市市民,需要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報導引述分析人士的說法指出,這次「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將是一次新型城鎮化的頂層設計,主要聚焦土地利用、戶籍改革、資源支撐問題及生態環境等4大問題,結論將為如何解決上述問題定基調。
概括起來,新型城鎮化的「新」,就是要追求有「質量」的城鎮化,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城鎮化不再是土地的城鎮化,還包括農民的市民化;二是城鎮化不能再一味「攤大餅」,而是還要土地「集約化」;三是城鎮化不再是農民土地「被城鎮化」,而是要讓農民也分享到城鎮化的「紅利」。
文章表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讓我們理解到自然的城鎮化節奏。狂飆的城鎮化一定是在某些權利主體被嚴重抑制情況下發生的,一旦采取新型城鎮化,即讓農民有能力和意願真正成為市民的城市化,就需要還權,而還權的過程就一定會將城鎮化的速度降低,從而出現一種自然的城鎮化速度,它形成了一種長期的動態均衡,它也降低了過去城鎮化派生的各種社會問題,使得未來城鎮化步伐更穩健。
新型城鎮化離不開土地和農民問題,怎樣合理進行土地轉讓避免“土地財政”的老路,同時保護好環境與身份轉變中農民的利益,成為時下熱議的話題。專家在采訪中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土地轉讓應納入規范的財稅體制框架內,而農民需要在土地流轉中多些知情權和選擇權,國家在土地為主的資源保護中應發揮引導作用。
    劉國洪認為,要以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轉變促進城鎮化轉型發展,積極探索與新型城鎮化道路相適應的土地管理制度。包括「堅持和改進用途管制制度,控增量、挖存量、調結構、提效率,增強土地空間保障能力;堅持和深化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優化市場配置、調整利益預期,提高資金籌措保障能力;持續深化征地制度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讓產權主體共享城鎮化成果。」(記者 於祥明)
文章分析,在戶籍制度、農民工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性住房建設、土地利用、等級化的行政管理體制等方面,現行的體制機制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不利於新型城鎮化向前推進。
文章表示,十八大與這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為中國未來的城鎮化建設准備的藍圖,正是對准了這些現實問題。因此,未來的城鎮化建設,理該朝著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進而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加強城鎮化管理,不斷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和水平。具體而言,這需要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為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如能不斷提高農村土地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程度,更多的農民就地轉化為城鎮居民,則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就有了空間,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能真正「離土不離鄉」,農民工或農村戶籍流動人口向城市大規模流動的局面才能真正改變。自然,為適應新型城鎮化建設,戶籍制度、土地制度、養老醫療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領域改革必得配套,同時,還需要能源、資源、建築、環保、加工制造等領域的技術變革與科技創新的不斷深入。
二是防城鎮化快而不優,避免「有速度無質量」的城鎮化。近來有地方片面理解城鎮化,采取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促使農民「上樓」,征用農地,使得人口快速城鎮化、土地高速非農化。這種對待農村城鎮化「大干快上」的做法,缺乏冷靜思考、科學抉擇和合理規劃,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很可能欲速而不達。何為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不應是鋼筋混凝土的簡單堆砌,而應是農民市民化的轉型;不應是城鄉二元結構的割裂,而應是城市生活方式向農村的推進;不應是工業化被動牽引下的人口「候鳥式」的遷移,而應是家庭式移民和農民工回歸推動工業產業布局的重構;不應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而應是打造綠色生態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市。
綜合來看,建築建材和機械等基建相關的行業將相對確定地受益於「新型城鎮化」,區域基礎消費和服務業也是不容忽視的內容,農機、農業行業將受益於「新型城鎮化」遺留的農業和土地問題,而在「新」的領域,智慧城市概念所涉及的物聯網、雲計算和安防等行業也值得關注。
新城鎮化規劃提振房建龍頭投資熱情,市值有望繼續提升。中國建築目前在手訂單及土地儲備充足,估值處於建築地產板塊底部。新型城鎮化規劃在未來有望逐步落實,中國建築在房建工程端引領行業創新模式發展,有望顯著受益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率提升過程。預計公司2012-13EPS0.5、0.6元,增持,上調目標價至4.5元。
經濟增長只能向國內消費為主的內需轉變,新型城鎮化則是未來實現這一轉變的確定性政策取向。而此次征地改革的提出,目的旨在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可視為新型城鎮化這一政策取向的切入點。相比較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而言,征地改革也更加可行。如果繼續維持農村對城市和投資增長的補貼,新型城鎮化和增長方式向消費轉變的基礎就會被抽空。如果農民差不多唯一的、最大宗的財產性收入——土地繼續給予城市和經濟增長以補貼,會讓這種轉變漸行漸遠。未來最大的內需來自城市化新增的消費需求,即農民市民化後的消費需求。這部分需求的邊際水平最高規模也最大,也是非常扎實的。根據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的估算,改革開放以來,土地增值收益中分配給農民的比例不到5%。因此,如果大幅度提升農民的土地資產性收益,而土地資產收益也能在進城農民的住房、社保、技術培訓等方面得到合理分配的話,通過新型城鎮化帶動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進而促進經濟轉型的道路將是完全可以期待的,也是扎實而非偽城市化,經濟增長模式向消費為主的內需轉變也就水到渠成了。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