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北京觀察-大陸強化市場管理剛柔並濟 @ 2013-01-05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面板 壟斷
概念:發改委2006年12月 , 液晶面板企業2001年
(北京4日訊)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周五稱,包括韓國三星、LG等六家境外企業實施液晶面板價格壟斷被依法查處。六家企業在中國境內銷售涉案液晶面板數量合計514.62萬片,違法所得合計2.08億人民幣。
中新社報導,2011年底開始,大陸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開始調查,在美、歐遭受重罰的友達主動到發改委報告和其他5家液晶面板企業一起參與價格壟斷的行為,「案件自此取得重大突破」。LG、奇美等企業隨後也到發改委提交報告。
中國大陸日前針對境外6家大型液晶面板企業的價格壟斷行為進行處罰,分別是台灣的奇美、友達、華映、瀚宇彩晶以及韓國的三星、LG。
2001年到2006年6年時間里,韓國三星等6家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先後召開53次“晶體會議”,協商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國家發改委2006年12月第一次接到舉報材料,並於2012年底開出罰單。
這位負責人說,我國對本案的價格壟斷行為是依據《價格法》進行處罰,罰款基數是這些企業的違法所得。另外,這些面板企業都有自首的情節,因此給予了不同程度的從輕處罰,罰款數額相對較輕。「如果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處罰,罰款基數也將是這些企業的銷售額,罰款金額肯定會大得多。」
中新網1月4日電 韓國三星、LG,中國台灣地區奇美、友達等六家國際大型面板生產商,因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遭到國家發改委經濟制裁3.53億元人民幣。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經濟法專業博士生導師時建中4日在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三星等公司壟斷的直接受害者就是彩電企業,中國彩電企業和消費者被迫承擔這些公司的壟斷利潤,其最新技術和產品滯後向中國投放,中國產品競爭力削弱,中國的免費保修期也較其他國家要短。
據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指出,韓國三星、LG,台灣的奇美電、友達、華映、彩晶等六家企業在2001年至2006年期間,利用優勢地位,合謀操縱液晶面板價格,在中國大陸實施價格壟斷行為,涉案液晶面板銷售數量合計514.62萬片,違法所得2.08億元。
中國對三星、LG 等企業壟斷液晶面板價格開出罰單,罰款總額為 3.53 億元人民幣 (24)
此次反壟斷調查和處罰,維護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有助於深化這些液晶面板企業與中國彩電企業的合作,有效提升中國彩電企業競爭力,促進行業發展並惠及消費者。
“從2004年起,伴隨著電視市場的發展,我們對液晶面板的需求也開始大幅提升。由於缺乏自主生產能力,到2008年,中國已經是液晶面板最大的全球采購基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告訴中新社記者,面板在彩電生產成本中占比接近七成,2001年至2006年期間更是占到80%左右,在下游市場充分競爭的情況下,LG等上游面板企業的價格壟斷對中國彩電企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記者 俞嵐 周銳)韓國三星等6家國際液晶面板生產企業因實施價格壟斷被中國處以3.53億元人民幣經濟制裁。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時建中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本案是中國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處罰境外企業壟斷行為的第一案,這意味著繼電信、聯通反壟斷案後,中國在繼續通過執法實踐強化反壟斷相關法律的權威。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