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學術失當被免職薛鳳旋發難罵浸大 @ 2012-12-15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薛鳳旋 浸大 調查
概念:發表調查報告 , 接受浸大調查委員會報告
薛鳳旋在調查報告發表四天後開腔回應,他在聲明中指,絕對不能接受報告,指報告未能客觀全面地考慮他提供的資料,亦無給他反辯的機會。他又指,因為在藍皮書中的一句話,審校時有所疏忽,就要受到譴責,覺得寒心。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於七月出版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提及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的教學方向實際由一個美國基金主導,中大就有關陳述三次向浸大投訴;浸大成立的調查小組昨日公布調查結果。報告指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沒有適當處理投訴,又指他是有關中大通識教育陳述的作者,在事件中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包括有關陳述沒有注明資料來源,又將責任諉過出版社和下屬,浸大即時免除薛鳳旋職務。
【經濟日報專訊】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香港藍皮書》,指中文大學通識課程由美國基金主導,遭中大投訴陳述失實。浸大成立的小組昨發表調查報告,指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涉學術不當4宗罪,即時免除其職務。
香港浸會大學早前成立調查小組,了解和跟進有關該校當代中國研究所《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香港回歸15周年專輯》中通識教育部份內容失實的投訴。調查小組已完成報告,並已提交浸大校長陳新滋。報告指出,小組經調查後,確認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通識教育部的投訴成立,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教授是有關中大通識教育陳述的作者,薛鳳旋在事件中亦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
浸會大學完成《香港藍皮書》事件調查報告,確認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的投訴成立,認為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涉及學術...
浸大早前成立調查小組,回應當代中國研究所《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香港回歸15周年專輯》中的通識教育部分內容失實的投訴,經跟進後確認香港中文大學(CUHK)的大學通識教育部的投訴成立。當代中國研究所是有關中大通識教育陳述的作者,薛鳳旋在事件中也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校方11日公告即時免除其所長職務,甚至合約數月屆滿後也不會跟他續約。
【AM730訊】浸大公布《香港藍皮書》事件調查報告,確認當代中國研究所長薛鳳旋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藍皮書有關中大通識教育部的教學,由美國的贊助基金主導的陳述,並無理據支持,即時免去其所長職務。浸大校長陳新滋決定薛約滿後不會續約。中大通識教育部歡迎調查結果,相信是個別事件。
工會指出,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在大學未完成調查前,已在其網頁道歉,又以「疏忽」為理由解釋事件,但沒有具體說明情況和責任誰屬。工會亦認為,校方應設立小組,全面調查薛鳳旋可能涉及違反學術操守的行為。
浸會大學即時免除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的職務,幾個月後合約完結時,不會續約。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早前出版《香港藍皮書》,內容指中大通職教育課程由美國資金贊助,教學方向受基金主導,被中大投訴內容失實。浸大完成調查,證實投訴成立,校長陳新滋指有關內容絕無根據,薛鳳旋是有關內容的作者,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會考慮適當的紀律行動。陳新滋代表浸大,向中大鄭重道歉,亦就對浸大聲譽的影響,向師生、校友及社會致歉。中大通識教育歡迎調查報告結果,感謝陳新滋及調查小組的工作,致力維護學術尊嚴和操守,澄清真相。校方深信,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作出的不實陳述屬個別事件,不會影響兩校在通識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曾任港區人大代表的學者薛鳳旋,其掌管的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撰寫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因內容涉嫌誣蔑香港中文大學,浸會大學調查小組11日發表報告,指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最少犯下7宗罪,有違學術操守。浸會大學接納報告建議,即時免除薛鳳旋的所長職務。浸大校長陳新滋並親自向中文大學鄭重道歉。
浸大早前就中大通識教育部投訴《香港藍皮書》失實陳述,成立調查小組,昨發表調查報告指,該書主編兼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就中大通識課程的陳述毫無根據。報告指,中大自一九六三年創校以來,通識教育課程為本科生必修科。為配合新學制,全港大學今年亦引進通識教育課程,並由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監察,課程審批嚴格,不可能受單一外界團體影響或主導其課程設計。
浸會大學的調查報告說「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是有關中大通識教育陳述的作者,薛教授在事件中亦涉及若干學術不當行為」。
中大通識教育部回應,對浸大的調查報告結果表示歡迎,並感謝浸大校長陳新滋及調查小組的工作,致力維護學術尊嚴和操守,以及澄清真相。
曾編寫在香港極受爭議的《中國模式》國民教育手冊、擔任浸會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的薛鳳旋(左圖),因為主編的《香港藍皮書》(右圖)內容失實,被浸大解除所長職務。《香港藍皮書》內容指稱,香港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並指其教學方向實際已由基金主導,中大對此作出抗議。浸大在調查後確認《香港藍皮書》的有關陳述缺乏證據,薛鳳旋作為主編涉及學術不當行為,並試圖把責任推卸予下屬,干犯多項失職行為,浸大於是決定對他作出處分,校長陳新滋其後就事件向中大道歉。■
對於浸會大學昨日公布的《香港藍皮書》事件調查報告,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見圖)形容,報告能清楚指出薛鳳旋的學術不當行為,是正確的一步,但他認為,校方應同時調查《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確立機制避免事件重演,又促請校方交代薛鳳旋的薪酬處理及下一步的紀律處分。浸大學生會亦表示,贊同校方免除薛鳳旋職務的決定,惟會繼續爭取全面收回《香港藍皮書》。
中大通識教育部早前投訴,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發表的藍皮書內容失實,浸大完成調查報告,認為投訴成立,實時免除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的職務,指他在事件中涉及學術不當行為。浸大教職員工會發言人杜耀明,歡迎校方的做法,他擔心,校方並未實時與薛鳳旋解約,他在約滿前,會以什麼身份留在研究所工作。又表示,報告證實薛犯了嚴重錯誤,應實時解約,希望浸大以今次事件為警惕,檢視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的職能。又促請浸大成立管理委員會,監督當代中國研究所日後的運作。
今年6月,浸大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2012》,其內容指中文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是由美國一個基金贊助並協助撰寫教材,所以教學方向,例如西方價值等,實際是由該基金主導。中大向浸大投訴其內容失實後,浸大隨即成立調查小組。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