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國預計2030年前中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 2012-12-12T1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美國 報告 中國 經濟 全球
概念:2030年亞洲 , 全球趨勢報告中國經濟20年
美國政府發布的「全球趨勢報告」指出,中國將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不再是單一超級強權;隨著中國以及印度崛起,亞洲國家的競爭力超越美歐;雖然美國仍會繼續領導世界,但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有關國際局勢的預測,指中國經濟不出二十年,將會超越美國,但礙於凝聚力不及美國,以及世界逐漸走向多極化,中國未能取代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
新華網香港12月11日電 (記者 林建楊)匯豐銀行兩位中國區經濟學家屈宏斌和孫珺瑋11日公開一份題為《中國經濟視點:2013年宏觀經濟五大看點》的分析報告。兩位經濟學家關注了中國宏觀經濟的五大主題,即經濟增長溫和反彈、通貨膨脹保持溫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仍將保持寬松、金融改革進一步加快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繼續加快。報告還將潛在的外部需求超預期下滑可能帶來的沖擊,作為主要的宏觀風險。
美國情報機構發表的新報告表示,新科技、資源日益匱乏與爆炸性的人口成長,未來18年將改變全球的勢力版圖,權勢將從北美與歐洲轉到亞洲,中國將在2030之前幾年,在經濟上超越美國,亞洲的GDP、人口、軍事支出與科技投資都將超越西方。
假如中國成功地使人民幣國際化,美元就會失去其龍頭的地位,中國就不必買美國的國債來作為外匯儲備,美國就不能用印鈔票來支撐其經濟,美國經濟就會失去支持而使美國用債務疊起來的假經濟從空中掉下來,美國就會陷入超級災難之中。美國已經時日無多,只剩下五年左右的時間,美國快完了。
美國政府發布的未來趨勢報告指出,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將在二○三○年以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而隨著中國及印度的崛起,西方列強持續了三百五十年的盛世將風光不再;美國固然繼續領導世界,但影響力大不如前。亞洲的全球力量會超過美國加上歐洲。
報告預測中國大陸將於20年內,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已非新鮮事,但報告也點出中國大陸的「阿基里斯腱」(ACHILLES" HEEL)──缺油、缺糧、缺水。相較之下,美國的能源需求卻能自足。
新浪財經訊 香港時間12月11日下午消息,據外電報道,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最新報告稱,印度或在本世紀末才能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報告預測203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其實西方民族才是最有智慧的民族,不然今天就不會掌握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話語權。但西方民族非常聰明和低調,絕不像中國人喜歡自己騙自己,活在自我的世界中自吹自擂,他們喜歡誇耀敵人,而隱藏自己實力等待征服敵人。歷來中華民族是牛智慧、豬腦子的民族,但西方人為了征服中國,從不把中國人智慧缺點公開,還給我們編織各種美麗「皇帝的新裝」,就像美國人經常誇大別人力量比自己多麼厲害,其實美國人力量比別人厲害才真,這就是西方民族智慧斗爭比別人聰明之處。今天洋人世界總是說我們經濟和軍事發展如何如何厲害威脅他們,其實只不過是一件美麗「皇帝的新裝」忽悠大家,當洋人越是叫喊我們如何厲害,事實我們越是軟弱無能才真,完全符合中國人長期喜愛面子文化的精神,貌似強悍,其實脆弱不堪。西方民族不管從前或現在一貫哄騙中國人手法,一方面瞧不起你同時誇獎你。同樣一方面弱化中國人智慧時也滿足中國人無知自大心態,今天我們要好好學習和研究西方民族智慧哲學和思維模式,不要動不動無知自大以為自己民族非常聰明和有智慧,不然就是自欺欺人笨蛋
周一發布的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U.S.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報告確實說,2030年之前印度經濟的增長速度將超過中國。但為正確全面地看待這個問題,該委員會也說,隨著全球力量繼續從美國和歐洲轉向亞洲,2030年前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另外,「中國」頻繁出現在這份報告中,中國中產階級的發展、經濟增長趨勢、綜合國力、人口發展趨勢、城市化、資源供給、糧食供應、與周邊國家間關系等問題都成為報告的關注點。對此,郭憲剛先生表示,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中國在世界格局變化中的重要性。「目前推動世界格局發生變化的,主要是新興國家的崛起,而新興國家中的領頭羊其實就是中國,我剛才說了,中國的GDP可能在八年或者十幾年後就會超過美國,這個是很多國際重要的智庫和研究機構一致做出的判斷,那麼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它面對這樣一個客觀的現實,它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它的報告中多次提到中國。當然它講到的美國霸權的終結,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並不意味著2030年時中國就會取代美國,只不過到那個時候,大家的力量都相差無幾了,沒有一個國家是突出出來,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這是它做出的判斷。」
新華網巴黎12月10日電 (記者李明)總部設在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10日發布的綜合經濟先行指數報告顯示,在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勢頭呈現分化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有可能出現上行拐點。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2030年全球趨勢報告,預期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亞洲經濟將超越北美及歐洲,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大地區;但報告亦指出,亞洲經濟持續發展時,民族主義蔓延將導致地區緊張局勢加劇,而中國海洋活動趨於活躍,美國力求在亞洲保持影響力,兩國的對立可能激化,如果沒有穩固的地區安全機制,亞洲的緊張局勢有可能成為國際社會的最大威脅。報告又分析,美國獨大的單極時代將過去,但屆時包括中國在內,沒有國家可掌握國際社會的霸權,美國仍可保住主要國家的領導地位。
【環球金融快線】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表報告,預測未來政治經濟走向,傳媒焦點落在中國國力身上,至2030年中國國力將會超越美國,但除此之外,這份報告尚有不少內容值得探討。
    美國大幅上調今年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從原先的2%修正至按年增長2.7%,為2009年第四季以來最高水平,而聯儲局最近公布之褐皮書報告亦指出,聯儲局12個轄區的就業市場與消費支出於10月及11月份均有所增長,以至對美國經濟而言更具指標性的感恩節銷售數據,亦見理想;美國零售商聯合會25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商鋪購物和在線網購的消費者高達2.47億人次,比去年增加了9%,零售額預計高達591億美元。至於中國方面,11月份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上揚至50.6,不僅企穩50的枯榮線上方,亦同時為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中國制造業從收縮進入擴張,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已經開始穩步回升,進一步證明中國經濟正在復蘇。
《經濟學人》估計,美國目前GDP按市場匯率依然是中國的2倍。過去10年中,中國GDP平均增速10.5%,美國為1.6%;通脹率(按GDP平均物價指數)分別為4.3%和2.2%。自中國2005年放棄緊盯美元以來,人民幣平均每年升值略超4%。針對未來10年趨勢,文章預測,中美GDP平均增速分別為7.75%和2.5%,通脹率分別為4%和1.5%,人民幣每年貶值3%。
不同於美國等開發國家,中國政府並未每月發布失業率報告。西南財經大學的就業市場報告是民間報告,具某些程度參考價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甘犁接受中國財新網專訪時說:「說來遺憾,中國連重要的基本資訊都不清楚,對個人、企業與國家政策都不利。」
【文匯網訊】據香港商業電台援引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二零三零年全球趨勢情報報告稱,預期中國可能在不足二十年內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而在二零三零年,亞洲將超越北美及歐洲,成為全球經濟最強大的地區。與此同時,歐洲、 日本及俄羅斯經濟將會相對下滑。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