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稱人民幣仍被大幅低估,中國否認 @ 2012-11-29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匯率
概念:美國1988 , 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
「美國財政部拒絕用匯率操縱的標簽羞辱北京(法新社語)」、「美國財政部避免公開抽中國耳光,不願兩大經濟體之間的外交關系受到破壞(美國《華爾街日報》語)」,27日,西方媒體對美國財政部「新報告、說老話」的報道似乎有種松了口氣的感覺。綜合它們的說法,這是華盛頓一個異常敏感的話題,是貫穿今年美國大選始終的熱點,如果財政部在這份每半年向國會遞交的針對美國9大外貿國貨幣幣值的報告中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美國國會必然要求政府與中國正式談判,從而激怒北京,美中會同時陷入爆發貿易戰的風險。正因事關重大,小布什和奧巴馬政府雖然都因人民幣問題對中國說過重話,但始終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路透社說,中國上一次被冠以「匯率操縱國」之名是在1994年,從1992年5月到1994年7月,中國連續5次「當選」。
針對美國國會批評中國大陸在雙邊貿易中享有壓倒性優勢,美國財政部在半年一次的報告中指出,根據美國法律,北京並不符合匯率操縱者的定義。一個國家如果被貼上操縱匯率的標簽,將會遭到美國的貿易制裁。
奧巴馬政府一直呼吁中國允許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提高。財政部的報告指出,從2010年6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提高了9.7%,如果列入通脹因素,此時期的人民幣匯率實際上漲12.6%。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席傅強恩發表了一份書面聲明,稱贊財政部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過去的幾年里已經增值了30%多,而且同中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界普遍認為匯率跟美國的貿易平衡或就業沒有太大的關聯,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只會引發雙方更多的爭執。
另外,美國大選逼近,也為人民幣匯率帶來升值壓力,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就表示,一旦當選馬上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人民幣升值對於航空、造紙、地產等板塊有利。最先受益應該系造紙行業。由於中國是一個少樹林的國家,且廢紙的利用率唔高,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而造紙行業也成為中國第三大用匯行業。
中國崛起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在金融海嘯後,美國及歐盟經濟實力大幅削弱,中國大陸影響力相對大增,由於美中勢力的消長,美國在全球經濟議題上更需要北京的合作,但也不免對大陸產生戒心。歐巴馬第一任內在重返亞洲大戰略下,對大陸經濟的防堵策略逐漸增強,包括:不時威脅將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以逼迫人民幣升值;祭出嚴厲的反傾銷手段,減少大陸貨品進口;限制中資在美國的購並及投資,意在促使大陸開放市場;主導「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抗衡由大陸主導的東亞區域經濟整合,鞏固美國在亞洲的政經利益。
11月27日,美國財政部發布半年貨幣報告,依然沒有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雖然引來了一部分美國議員的不滿,但事實是自7月25日至公布貨幣報告的11月27日四個月時間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從6.3964漲到了6.2206,四個月升值幅度2.8%,而去年整個升值幅度也不過4.5%。
隨著美國沒有納中國入匯率操縱國黑名單後,市場相信人民幣短期再度明顯升值的壓力降低,造就對手起動。不過,威脅要離開歐盟的英國的英鎊,仍進一步走軟,陪跌還有美元;同美元聯系的港幣則保持升勢,與游資繼續湧入港股有關。
【新唐人2012年11月28日訊】美國財政部周二發布了半年度全球匯率報告,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但重申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
再者美國大選的政治因素。陳培倫表示,隨著美國大選的日益逼近,為了爭取選票,美國候選人均大打「中國牌」,其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更聲稱若當選總統,就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是以在美國大選與中國權力階層將交接之前,人民幣匯率保持穩中有升的局面,有利於維持中美關系。
美財政部報告稱中國未操縱匯率
羅姆尼談到中國議題時,最出位言論是強調入住白宮首日,將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他在談到與中國的經濟關系時,一改以往溫和自由的立場,在其經濟競選綱領中用5頁紙篇幅,要求對中國采取強硬態度,宣稱「上任第一天,就要把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並將借助國際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等國際機制來制裁中國的「不公平競爭行為」。
除經濟提議外,人民幣匯率問題也被提及。文章以美國大選為出發點,稱如果有比匯率操縱還惡劣的事情,那就是匯率操縱者。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曾宣稱,他「受夠了中國壓低匯率,從而『盜取』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他還表示,要是他贏得總統選舉,將在首日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
《重慶晚報》引述財富證券觀點,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候選人喜歡拿中國匯率問題說事,進而推動人民幣出現一波升值走勢。人民幣升值後,能夠吸引國外熱錢流入中國,而主要投資的標的就是房地產和股市。
美國大選中談論中國最多的場合就是羅姆尼揚言要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美國《華爾街日報》11月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對中國而言,美國迫在眉睫的「財政懸崖」才是真正的威脅。
《報告》符合奧巴馬政府對於中國匯率政策的一貫態度——指責但從未列為匯率操縱國,要求進一步升值。中國上一次被列為匯率操縱國要追溯至1994年。在1992年5月至1994年7月間,中國五次被冠以匯率操縱國之名,之後18年里美國財政部從未將任何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
全球化既然是各國優質生產資源的組合,美國就不能只抱怨制造業和就業流失而不慶幸財富朝著美國聚合,美國也不能只指責他國環保標准之初等而不感懷自身國土淨潔的來源。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和羅姆尼在本次競爭中分別有過一些言過其實之辭。他們指責中國的一些話,很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或者根本無法被當作國家政策。譬如,歐巴馬在4年前競選總統時說過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但他在當選總統後還得指示其財政部不要按此執行。
馬駿還認為,奧巴馬當選將有助於減少中美之間的摩擦,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相比羅姆尼,奧巴馬對中國更為友好」,馬駿認為,羅姆尼對中國持強硬態度,此前也一度宣言如當選將把中國定位為「匯率操縱國」,提高了中美兩國貿易戰爆發的幾率,而奧巴馬連任則大大降低了中美貿易戰爆發的可能性。奧巴馬政府一直和中國政策制定者通過中美對話渠道就一系列的經貿議題進行磋商,雙方就中國和美國在經濟領域的眾多改革達成了協議,其中,對於中國一方而言,最重要的協議是開放金融領域、資本賬戶、讓人民幣匯率有更大的彈性等,因此,中美之間的良好關系有利於促進中國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減少中國經濟改革的國際阻力。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