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調查:「雙辣招」打擊港人買樓意欲 @ 2012-11-12T1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樓市 調查 樓價 招後 年樓 後市民 政府出招 買樓意欲 意欲降
概念:10月27 , 政府出招後市民買樓意欲降
【本港樓市】調查:僅17%市民可負擔首期供樓,看淡樓價人數升
有調查顯示,只有一成七的市民有能力置業;而在政府推出兩招穩定樓市後,市民入市意欲減低,預期未來兩年樓價下跌的比例,會有所提升。
政府在上周五宣布推出新樓市調控措施後,本港有物業代理表示,新招嚇阻內地買家效果立竿見影。美聯集團(1200)旗下美聯中國昨日公布,根據該公司對內地買家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受訪內地買家於新政後對本港樓市轉取觀望態度,其中逾60%受訪者表明未來6個月內不會購買本港物業。美聯中國又指出,內地買家止步對樓價的影響,在農歷年前反映。記者曾展榮報道
【明報專訊】上周政府突出辣招,樓市交投急跌,撻訂和減價成交也開始出現。筆者接受電台訪問時被問及對樓市意見,有問樓價開始受壓,會否反而是用家入市的時機?筆者就指出,買樓除了看客觀的樓價升或跌,很多時是極個人的事,中大亞太研究所剛完成的一項有關市民置業心理調查,或許有助我們了解人們現時買樓的目的和心態,從而有助分析樓市的未來走向。
聯中國營運總監兼華南區董事總經理王書權表示,香港樓市辣招出台後,內地買家心態出現顯著變化,229個有效調查樣本中,不再考慮購買香港物業的內地買家占3%、半年內不會購買的為62%、視乎樓價走勢再作決定為35%,可見國內買家暫時選擇觀望,未來樓價走勢成為其是否購買香港樓盤的重要依據。而據美聯中國統計,從政策出台至今,內地買家香港看樓銳減9成,接近零成交。
樓價居高不下成了重大的民生議題,近半的受訪者相信政府將出台更多措施壓抑樓價,卻只有24%的人認為樓價會因政府調控而下調。不過,雖然大多數港人仍繼續看好後市,調查結果顯示市民長遠而言對樓市的信心較弱。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即市新聞 > 【本港樓市】調查:僅17%市民可負擔首期供樓,看淡樓價人數升
花旗公布「香港市民置業意向調查」顯示,政府辣招之後,投資者對樓價看法轉變,認為未來兩年樓價會升的人數比重由8-10月的53%下滑至48%。對此,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銷售網絡及抵押信貸業務總監林智剛認為,辣招減低市民入市興趣,對樓市企穩有一定效用。他預計樓市未來三至六個月會輕微下跌3-4%。若再升溫,不排除政府再度出招,但幾率已較月前大大下降。政府出招後,市場觀望氣氛加強,報告亦指出抵押貸款利率對市民入市態度有輕微影響。對此,被問及花旗會否調整按揭策略時,林智剛回應表示,雖然第四季度成交減少顯示短期按揭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政策助穩樓市,降低泡沫風險,長遠來講未必不是好事。他續指,按揭價格未必會影響到市民興趣,花旗不會利用價格手段去進行競爭,而是主要依靠優質服務,產品多元化等可持續發展的生意模式去擴大規模。
香港10月27日出重手對付樓價過熱問題,即延長額外印花稅及推出買家印花稅,有報道指新政策推出後樓市成交量下降,甚至有業主減價求售。據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十大房屋交易集中區域,上周六、日二手房僅完成10宗成交,創9個月以來新低。但成交量萎縮是否意味著樓價下降?記者調查發現,香港仍有部分樓盤價格繼續上漲,一些深圳購房者不懼印花稅新政照樣入市。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