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陳德霖料熱錢持續流入 @ 2012-11-10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陳德霖 熱錢 流入 金管局
概念:資金312億 , 香港11月9日
面對熱錢不斷流入,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專欄文章《匯思》撰文,逐一回應市場對熱錢流入各種揣測。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指,美國第三輪量寬下,海外互惠基金近月加快重投港股,有市場人士估計首十月共涉資約數百億港元,淨流入本港的資金增加,雖然難料流入趨勢持續多久,但基於本港新股市場轉靜,流入的誘因略減,認為這階段流入的資金將少於零九年美國首輪量寬後。陳德霖在官方網站文章中又指出,流入的資金非全為熱錢,因為歐債危機令本地銀團貸款市場萎縮,令港企轉向境外發債融資,今年首十個月融資額一千六百億港元,比去年全年多兩倍,這些資金調回本港時,亦會造成港元上升壓力,認為市場毋須對正常的資金流入反應過敏,又指現時港元供求運作正常。
港元近期偏強,金管局自10月20日至今,在港匯7.75水平承接了42億美元沽盤,令銀行體系資金結余增加322億港元,至1809億港元。陳德霖在金管局的文章中預期,資金流入港元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但資金規模將不及2008年至2009年高達6400億港元般多。港匯昨天回軟至7.7511水平,為10月以來低位。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曾表示金融海嘯後有「6,400億元熱錢」流入,當時有經濟學家擔憂,該筆熱錢流走會打擊本港資產價格,帶來金融風險。但事實上,這批巨額資金流入後,一直停泊在本港至今,未再經金管局閘口流出市場。
【東方日報專訊】熱錢來勢洶洶,港匯多次突破七點七五的強方兌換保證水平,迫使金管局短短幾天內印了過百億元港紙注入銀行體系。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不久前才言之鑿鑿地說,不認為美國推出QE3會導致大量資金流入香港,顯然完全錯估形勢,如果繼續執迷不悟,坐視熱錢湧入,不采取措施堵截,便等於坐以待斃。
新浪財經訊 10月29日消息,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熱錢湧入本港,香港金管局早前大手沽港元、買美元,以穩定港元匯價;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預料,在美國推出QE3後,資金流入港元的情況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難以預料最終有多少,呼吁市民要小心資金流向突然逆轉的風險。
QE3令市場充斥游資,熱錢事隔三年再度蜂擁入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在《匯思》以「問與答(Q&A)」形式逐點反駁市場對「熱錢」的誤解,他預期資金淨流入港元將持續一段時間,惟規模應不及2008至09年,更駁斥國際「熱錢」流入港元而伺機沖擊內地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港元匯價持續走強,繼上周後,香港金管局23日兩度向市場注資,合計66.26億港元(折合約8.55億美元),令香港銀行體系結余增至1599億元。當局近日已向市場沽出超過110億港元。金管局表示,繼續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維持港元匯率穩定。熱錢持續流入,學者憂慮香港資產價格被推高,從而增加資產泡沫爆破風險,加上經濟基本因素較弱,有機會出現滯脹。
10月21日,周日。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上周才公開表示,美國推出QE3雖加劇市場對息口長期低企的預期,惟尚未察覺大量資金淨流入香港,跟2009年情況不一樣。言猶在耳,金管局上周六即公布,隨著港元匯價於外圍觸及7.75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上限,為穩定港元匯率,金管局自2009年以來首度入市干預,買入6.03億美元。
美國QE3效應令本港熱錢增加,金管局亦要多番出手穩定港元。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網上發表文章指,新一輪資金流入規模應不及08至09年期間的水平,而近日流入的資金主要來自海外投資者,以增加香港的資產配置,亦有部份是本港企業發行外幣債券後,將資金換回港元。他重申特區政府的立場,香港不會改變聯系匯率制度。
美國儲局推第三輪量寬(QE3)近一個月,本港財金高官近日對其影響作分析,均認為第三輪量寬對本港樓市影響有限,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天指量寬沒直接影響樓巿、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亦稱第三輪量寬後未見熱錢湧港,但會繼續留意樓市變化。
此外,陳家強認為,至今熱錢流入的規模不算很大,銀行體系總結余的水平未見特別高,在貨幣發行局的制度下,金管局向市場注入港元的行動,屬於自動和透明的機制。他沒有評論港元匯價會否持續靠近強方兌換保證,只說暫時毋須改變相關政策,監管機構會按實際情況作適當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數日前,香港金管局拋售了近20億美元的港元,以捍衛港元釘住美元的聯系匯率制。這一跡象表明,美國新一輪寬松政策下有熱錢流入香港,部分分析人士擔心這部分資金可能進入房地產領域。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日前在出席一個論壇時表示,在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措施後,暫時未見有資金淨流入香港。他認為,外圍量寬措施並未對香港市場構成壓力。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