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房市觀察-陸9月房價緩漲_溫家寶:調控不動搖 @ 2012-10-19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駐港公司 創新高
概念:
整體看,9月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數量增加4個,持平的增加1個,上漲的減少5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也均未超過0.4%。繼8月份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停漲後,9月份二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也幾近停漲,但一線城市商品房價格並未停止上漲步伐。
同時,統計局還公布了大陸70個大中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變動情況。資料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6個,持平的城市有16個,上漲的城市有38個,漲價的城市數量與上月持平,但價格下降的城市數量有所減少。在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9%。
除2011年10~12月因廣州和深圳房價上漲拉高一線城市同比房價外,其他月份一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均低於二線或三線城市。2011年1~5月,二三線城市同比房價漲幅超過一線城市;1~9月,三線城市上漲幅度超過一二線城市。進入2012年1月以後,35個城市房價同比漲幅下降,一二線城市分別從2月份和3月份開始同比下降,三線城市則是從2012年5月份開始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低於一二線城市。在2011年率先限購的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房價漲幅下降的同時,其周邊城市,如北京附近的石家莊、秦皇島,上海附近的昆山、嘉興,廣州深圳附近的東莞、珠海、惠州等地的房價絕對值卻在不斷上漲。
社會各界對房地產市場、尤其是房價的下一步走勢尤為關注。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20個,上漲的有36個,環比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6%。新建商品房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有53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14個。8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1.3%,漲幅比7月份回落的城市有2個。
一方面,從一、二、三線城市房價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漲幅超過三線城市。7-8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已連續兩個月環比正增長,其中,一、二線城市連續三個月累計上漲0.6%,三線城市累計上漲0.1%。二手住宅價格的變動也表現出相似的特征,一、二、三線城市近三個月漲幅依次遞減,分別為1.1%、0.5%和0.2%。從歷史數據來看,較早出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開始調整的時點往往比三線城市早,反過來,在政策稍微放松時一、二線城市房價反彈幅度要比三線城市大。可以說,一、二線城市房價對調控政策變動的反應更為敏感。
百城中環比上漲的城市達60個,38個城市環比下跌,2個城市持平。與上月相比,本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個數增加1個,其中跌幅在1%以上的有7個城市。業內分析認為房價已經處於回穩狀態,中央房地產調控成效顯著,房價合理回歸趨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納入統計的20個大城市在7月份全部實現房價環比上漲,其中漲幅最大的城市是明尼阿波利斯、底特律、芝加哥和亞特蘭大。此外,20個大城市中有16個城市房價實現同比上漲。
雖然環比漲幅有所放緩,但無論是新建商品住宅還是二手住宅,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均占到一半以上。從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指數走勢來看,無論是新建商品住宅還是二手住宅,房價指數環比連續三個月全面上漲。其中二手房價格上漲幅度明顯超過新建住宅,這當中又以廣州的上漲幅度最大,環比上漲0.9%,而深圳的漲幅在一線城市最低。
2012年3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月份中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雖然2月份房價整體仍呈上漲態勢,但70個大中城市中有45個城市新房價格環比下降,漲幅縮小的城市個數也明顯增多。
根據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的計算,9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平均房價環比上漲0.01%,8月份為上漲0.05%。6、7月份該平均房價也上漲。
關於房價的問題,我們9點半剛剛發布9月份的房價調查數據,從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變化情況看,當前房地產市場總體還是穩定的。房價的變化是延續了穩中有降的趨勢。從70個城市房價調查數據來看,9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24個,比8月份增加了4個;上漲的城市有31個,比8月份減少了5個;持平的城市15個,比8月份增加了1個,所以下降的城市還是延續了8月份增加的趨勢,二手房的情況也是這樣。
住宅樓面均價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與珠三角地區,但漲幅卻是以長三角地區最高,珠三角是唯一環比下降區域。土地溢價率則是連續第2個季度回升,但仍處近年較低水准,平均溢價率為11.8%,漲幅最高的區域為環渤海地區,季增20.4%,東北地區溢價率最低,為2.9%,珠三角地區環比下降4個百分點,是唯一溢價率下降的區域。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