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摩根:80後財富目標難成真 @ 2012-10-10T0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儲蓄 調查 投資 香港 目標 八十後 百萬
概念:600萬元 , 儲蓄5000元
    一項調查顯示,本港「80後」年輕人普遍對未來設定了遠大的理財目標,與此同時,約47%受訪者並無定期儲蓄或投資的習慣,12%為俗稱的「月光族」。負責調查的機構建議,年輕人應該盡早開始投資,並根據長短期目標預留足夠的資金,月供計劃可積少成多。香港商報記者李逸嘉
何以致之?不外是台灣產業持續外移、國內投資減緩,復又近年來全球景氣低迷、國內油電雙漲、實質薪資倒退十幾年、貧富差距擴大、民眾頓失消費信心。據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發布的的九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指出:在六項指標中,只有「投資股市時機」一項指標上升,其余五項指標均下降,顯示國內物價飆漲、出口表現不佳,已明顯沖擊民眾信心。另尼爾森市調公司對全球五十六個國家所做的消費者信心調查也指出:由於台灣地區物價蠢蠢欲動,削弱台灣人對未來的信心展望,因而名列第卅九名,低於香港(第八)、大陸(第九)。
然而,縱然「80後」目標明確,既想盡快置業又想提早退休,但目標與儲蓄現狀存在巨大差距。首先,調查發現有儲蓄習慣的「80後」,24%現時每月儲蓄金額不足2,000元;另有47%表示沒有定期儲蓄或投資。儲蓄不足,更枉論拿錢出來投資。調查指近半「80後」現時投資金額少於10萬元,逾半受訪者歸咎於沒有閒錢投資,另有四成人推搪沒有理財知識。
摩根資產管理對香港人理財習慣進行的調查顯示,介乎20-29歲(80後)受訪者期望33歲可成為百萬富翁,55歲可成功退休。 80後被訪者當中,有58%希望利用儲蓄或投資來置業,而相對其他年齡層,80後受訪者希望花費在旅行及教育方面比例明顯較高。調查顯示,該批被訪者認為需要600萬元才足以保障無憂的退休生活。 摩根資產管理零售業務總監張嘉駒指出,80後被訪者態度樂觀,但現實狀況與理財目...... 請在這里發表您個人看法,發言時請遵守法紀注意文明。
■香港樓價高處未算高,「80後」的「上車夢」愈見遙不可及。據摩根資產管理昨日發表針對港人理財習慣之調查,這班「80後」訂立的財富目標相當「遠大」,惟部分人缺乏良好儲蓄習慣,以及未懂善用投資工具,實現步伐與其置業甚至退休計畫毫不合,使目標顯得不切實際。(接下頁)
匯豐在1977年開始推出終生投資計劃。每月儲蓄如1000港幣,一年共計投入12000港幣,不計成本按月定期買入匯豐股票。就像定期供保險一樣,並將收到股息全部買入匯豐股票,稱以股代息,三十年共計投入360000港幣,2006年年末共計持有121212股匯豐股票,按2007年4月股價140港幣計算,市值達到1696萬港幣,投資收益為 47倍(4614%)。美林證券香港副總裁林森池的研究指出,若香港人由1977年開始,每年以1萬港元購買匯豐的股票,第10年開始,其股息已足夠購入1萬元股票。30年後,匯豐市值已經增長80多倍,每年股息有50多萬港元。當時有市民戲言,要投資,只需學4個字——HSBC,以此反映香港人對該銀行的態度。投資界亦有所謂「聖誕鍾,買匯豐」的流行語,認為聖誕前夕買入匯豐,必賺無疑。
近期,康宏委托調查機構ESDLIFE進行「單身男女理財態度」調查,透過網上問卷訪問1085人,結果顯示43%受訪者以置業作為最想實現的人生目標,而64%認為需要5年以上才能買樓。投資習慣方面,最多單身男性選擇投資股票,而最多單身女性選擇MPF。公司將根據調查數據,向客戶推介適合的投資產品。 意大利統計局公布,經季節調整後,意大利7月工業生產按月跌幅明顯收窄至0.2%,優於市場預期由6月上修至跌1.1%,收窄至跌0.5%;經工作日調整,按年跌幅也放緩至7.3%,優於市場預期跌幅放緩至7.5%。 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公布,2012年第二季人力數據調查。調查顯示,超過80%受訪雇主將會於今年第三季維持或增加招聘,調查機構預期本港勞動市場持續平穩發展。調查企業於第三季招聘意欲中,維持招聘與第二季相同的公司為59.3%,按季上升1.4個百分點;增加招聘則有23.1%,按季下跌1.9個百分點;凍結招聘為13.9%,按季下跌0.6個百分點;而減少招聘的公司占3.7%,按季上升1.1個百分點。增加招聘的意欲最高首五個行業為:建築/物業發展/地產(44.4%)、商業/專業服務 (33.3%)、酒店(33.3%)、零售 (33.3%)及運輸/運輸相關服務(倉儲) (33.3%)。(111家參與調查企業當中,108家提供以上數據)
一是房地產市場的雙重作用導致的供給「沖動」。首先,房地產行業對相關利益主體的巨大誘惑是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隨著土地價格的上漲,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收入成為一些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甚至成為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撐點。其次,GDP績效考核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視房地產投資的又一個因素。房地產投資通過乘數效應、相關產業拉動效應使得資金向該地區集中,且投資轉化速度快、見效快,從而成為一個地區最具拉動力的產業,甚至成為支柱產業。國際公認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占GDP比重不能超過5%,而相關研究表明,國內房地產投資占GDP比重從2004年開始就已經達到9%以上,有的地方甚至更高。同時,通過信用槓桿,房地產交易加速了居民儲蓄向投資的轉化速度,短期內大大提高了一個地區的資金可用量,從而推動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此外,有關調查表明,房地產行業的利潤較高,是導致房地產商的投資沖動的主要誘因。加之房產商利用各種銷售手段,基本上達到了對房價定價權的控制。如房產商銷售中采取的「價格倒逼」策略,分段、分時定價和銷售價格的持續小幅提升給消費者造成了房價會不斷上升的錯覺,結果徹夜排隊買房的現象出現了。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眾多的利益驅動因素促使相關利益主體對房地產行業的熱衷度高漲,最終導致了房地產的「供給沖動」,成為推動房價持續上升的一個因素。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