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羅傑斯吁美業者拒與華為做生意 @ 2012-10-09T0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美國 華為 中興 威脅
概念:中興通訊威脅國家安全 ,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
中興最近在致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的一封信中說,僅對中國企業進行嚴重威脅評估的要求顯然是一種不公平的貿易做法。中興還重申,中國政府從來沒有要求接觸中興的設備,盡管中興預計未來也不會出現這樣的要求,但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中興也將服從美國法律的約束。
美國議院情報委員會已經對這兩家公司調查了一年。華為和中興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通信設備提供商,並希望在美國拓展業務。兩家公司都否認受到中國政府影響或是對美國造成安全威脅,公司高管稱,如果他們將客戶的網絡提供給第三方,這會對他們在全球的業務造成傷害,無異於“業務自殺”。
這不是中國通信公司第一次受到「安全違禁」質疑。2010年,美國因擔心「中興和華為與中國軍方關系密切」,損害美國國家安全,使中興等公司無緣競標美國電信運營商斯普林特公司的一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去年8月,中興通訊尋求向美國電信運營商出售設備,也因政治干預而流產。
該委員會對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涉嫌為中國間諜活動提供便利」的調查耗時近一年,9月中旬,華為和中興的高管分別被要求在美眾院聽證會上提供證詞。據路透社報道,美國CBS電視台的「60分鍾」節目7日晚將播出對該委員會主席、前FBI特工邁克·羅傑斯的訪談,討論「中國企業在美國電信市場競爭的危險」。該節目組5日發布的預告片顯示,該委員會認為「華為對美國安全構成威脅」。預告片沒有說明該委員會如何看待中興。美國眾議員洛普斯博格稱:「我們開展這一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教育美國企業界和通信領域人士。」
然而華為的海外上市計劃受到重重阻礙。據路透社稱,公司的股權結構復雜,拖慢了上市進程。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國會一直對華為在美國進行業務拓展存在顧慮,華為在美國的業務拓展長期受阻。2008年,華為收購3COM公司遭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反對,最終撤銷;2010年,華為競購摩托羅拉移動網路部未獲批准,收購三葉公司計劃在最後關頭被阻止。美國議員曾以安全顧慮為由,反對華為和另一內地通訊設備商中興(0763)在美國出售旗艦電訊設備產品。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周一發表調查報告,指中國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兩家公司,可能會藉著與美國企業合作的機會,從事商業或軍事間諜活動,甚至發動電子襲擊,從而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報告建議禁止這兩家中國公司在美國競投合約及進行收購活動。華為和中興均否認中國政府在背後操控,以及會對美國安全形成威脅。
美國眾議院預計將在星期一(10月8日)發布報告,認定中國通訊巨頭華為以及中興可能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
出席聽證會的美國議員質詢最多的是,華為與中興的產品存在後門等隱患,為中國情報機構針對美國的網路襲擊提供幫助,嚴重威脅美國網路安全。美國議員另一糾纏重點為,華為與中興公司設立的黨員組織。他們質問,為什麼一個私人企業有黨委組織?華為副總裁丁少華回應,在中國,就連沃爾瑪等外資企業一樣設有黨員組織。黨委組織功能主要體現在提供員工關懷,敦促員工遵守職業道德等方面,絕不參與企業管理與決策。
香港時間10月8日早間消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今天發布的報告顯示,華為和中興通訊(以下簡稱「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
美國會稱華為中興威脅國家通信安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這兩家公司未能配合長達一年的調查,也未能解釋他們在美國的商業利益以及與中國政府的關系。「我們不能相信華為和中興未受外國政府影響,也不能相信他們不會對美國和美國的系統構成安全威脅。」
華為、中興通訊反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指控
(法新社華盛頓7日電) 美國1份長達1年的議會調查總結說,中國大陸電信巨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中興通訊威脅美國國安,應不得成為美國政府包商,也不得在美國參與並購。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內地信息與通信供應商華為,正尋求在美國上市,已尋求投資銀行提供相關諮詢服務。公司希望透過上市,提高透明度,幫助他們在美國贏得更多合同。而路透社早前的報道指,華為已放棄以澳洲為上市地。另外,美國國會指,內地另一間通訊公司中興通訊(00763.HK),可能威脅美國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正展開調查聆訊,中興通訊上月表示將派代表出席聽證會。
華為欲在美國上市引人關注。華為創始人曾在中國軍隊服役,一些人擔心華為會做出對美國利益不利的行為,此前美國曾調查華為與中興以確定它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此外,美國議員們最關心的是華為、中興與中國政府的關系,一個重點是,華為與中興公司設立的黨員組織。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