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興通訊和華為否認危害美國安全指控 @ 2012-10-08T2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美國 華為 中興 安全 威脅
概念:議院情報委員會報告 , 華為中興威脅美國家安全
華為的發言人普盧默(WILLIAM PLUMMER)說,美國對華為威脅其國家安全的擔憂毫無根據。他說,有關華為對網絡攻擊的承受力異常脆弱的說法其實是無視技術和商業現實的,這種草率的行為將對美國就業和創新產生威脅,完全無助於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
美國議院情報委員會已經對這兩家公司調查了一年。華為和中興都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通信設備提供商,並希望在美國拓展業務。兩家公司都否認受到中國政府影響或是對美國造成安全威脅,公司高管稱,如果他們將客戶的網絡提供給第三方,這會對他們在全球的業務造成傷害,無異於“業務自殺”。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經過近一年的調查後認定中國通訊企業華為和中興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文匯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原標題:華為中興出席美國會聽證:美糾纏「私企為何有黨委」。既有咄咄逼人,也有針鋒相對,在當地時間9月13日美國眾議院舉行的聽證會上,華為和中興正面「迎戰」美國議員,就所謂的「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調查接受質詢。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美國國會參加此類聽證。
「中國企業准備迎擊美國國會報告的間諜指責」,美國「國會山」網站6日以此為題發文稱,羅傑斯說,8日發表的報告將解釋「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擔憂」。對此,華為美國公司發言人布拉默對該網站稱,「有一種假設稱華為有個陰謀,為服從一國政府的命令,在自己的產品中植入某種設備——真的嗎?這個陰謀需要成百上千人完成。」他稱,華為是個在中國成立的公司,但展開國際業務,正如許多西方公司一樣。將華為驅逐出美國「完全是政治因素」,意味著「更少的工作崗位,更少的外商投資,更少的創新和競爭,更高的寬帶價格,更緊張的貿易爭端」。布拉默稱,華為產品的安全性在全世界都獲得了證明,「這是今天、也是以後的事實,但面對涉及政治議程的指控時除外」。
然而華為的海外上市計劃受到重重阻礙。據路透社稱,公司的股權結構復雜,拖慢了上市進程。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國會一直對華為在美國進行業務拓展存在顧慮,華為在美國的業務拓展長期受阻。2008年,華為收購3COM公司遭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反對,最終撤銷;2010年,華為競購摩托羅拉移動網路部未獲批准,收購三葉公司計劃在最後關頭被阻止。美國議員曾以安全顧慮為由,反對華為和另一內地通訊設備商中興(0763)在美國出售旗艦電訊設備產品。
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周一發表調查報告,指中國華為技術和中興通訊兩家公司,可能會藉著與美國企業合作的機會,從事商業或軍事間諜活動,甚至發動電子襲擊,從而威脅美國的國家安全。報告建議禁止這兩家中國公司在美國競投合約及進行收購活動。華為和中興均否認中國政府在背後操控,以及會對美國安全形成威脅。
事實上,就中國通信企業在美投資及其產品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而言,美國立法機構關注已久。去年1月,美中經濟與安全戰略評估委員會(USCC)就公開過一份題目相近的專家報告。報告針對美國資訊安全的脆弱性,尤其是美國在全球通信產品供應鏈中的脆弱性深表擔憂。這種擔憂在聽證會上繼續發酵。毫無疑問,面對如此強烈的「危機意識」,中企代表在聽證會上的表現被媒體喻為「如坐針氈」實屬必然。從中企代表的陳詞來看,議員們的各種質疑(包括刁鑽的提問)得到廣泛回應。如針對政企「聯系」,代表稱:中興的成功來源於創新,這是自由市場的成功故事。公司的發展道路並未受到政府指導,它完全是為14萬股東服務。華為的證詞表明:它目前是由6萬多名員工組成的員工持股企業(ESOP)。華為是獨立的。針對產品安全指責,華為代表回應:「網路安全是全球性事務。不應該把所有的焦點都對准中國企業,阿爾卡特-朗訊、CISCO、愛立信在中國都有運營,許多在美國網路中使用的設備是在中國開發和生產。」其潛台詞是說:這麼多公司都向美國網路提供產品和服務,為何唯獨調查中國公司?
出席聽證會的美國議員質詢最多的是,華為與中興的產品存在後門等隱患,為中國情報機構針對美國的網路襲擊提供幫助,嚴重威脅美國網路安全。美國議員另一糾纏重點為,華為與中興公司設立的黨員組織。他們質問,為什麼一個私人企業有黨委組織?華為副總裁丁少華回應,在中國,就連沃爾瑪等外資企業一樣設有黨員組織。黨委組織功能主要體現在提供員工關懷,敦促員工遵守職業道德等方面,絕不參與企業管理與決策。
美國國會眾議院即將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華為公司及中興通訊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建議禁止參與任何美國合約及收購。
美國會稱華為中興威脅國家通信安全。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在報告中表示,這兩家公司未能配合長達一年的調查,也未能解釋他們在美國的商業利益以及與中國政府的關系。「我們不能相信華為和中興未受外國政府影響,也不能相信他們不會對美國和美國的系統構成安全威脅。」
彭博新聞報導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CO., CBS)一份采訪稿顯示,ROGERS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定於周日播放的《新聞60分節目》采訪時表示,對於正計劃從華為采購的美國企業來說,如果他們在乎其知識產權、客戶隱私和美國國家安全,那麼他們應該找另外的供貨商。
另據路透社上月底報道,華為已決定不再澳大利亞上市。華為希望上市能夠提高其透明度,並幫助它在美國贏得更多合同。美國國會目前正在高調對其國內同行中興通訊 進行調查,以判定該公司是否給美國安全帶來威脅。
香港時間10月8日早間消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今天發布的報告顯示,華為和中興通訊(以下簡稱「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
美國議院情報委員會在,應當禁止華為和中興參與美國市場的電信設備業務,原因是該機構不相信中國政府沒有對這兩家公司施加影響,也不相信他們不會危及美國國家安全。(書聿)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內地信息與通信供應商華為,正尋求在美國上市,已尋求投資銀行提供相關諮詢服務。公司希望透過上市,提高透明度,幫助他們在美國贏得更多合同。而路透社早前的報道指,華為已放棄以澳洲為上市地。另外,美國國會指,內地另一間通訊公司中興通訊(00763.HK),可能威脅美國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正展開調查聆訊,中興通訊上月表示將派代表出席聽證會。
華為欲在美國上市引人關注。華為創始人曾在中國軍隊服役,一些人擔心華為會做出對美國利益不利的行為,此前美國曾調查華為與中興以確定它們的產品和服務是否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此外,美國議員們最關心的是華為、中興與中國政府的關系,一個重點是,華為與中興公司設立的黨員組織。
華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廠商,由於美國等國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擔憂,該公司在這些市場開展業務時遇到了許多障礙。去年,華為曾被禁止參與澳大利亞380億美元的國家寬頻網絡(NBN)建設項目。
在針對華為及中興通訊長達一年的調查後,羅傑斯與情報委員會的民主黨籍眾議員魯波伯格(C.A. RUPPERBERGER),將於十月八日公布調查報告。兩位眾議員一直在調查華為及中興通訊在美擴大市場,是否出現中國政府竊密疑慮,並危及美國通訊基礎結構。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