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世銀降中國經濟預測料今年增7.7% @ 2012-10-08T2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中國 東亞
概念:地區2013年 , 世界銀行下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
世界銀行將對內地經濟預測,調低零點五個百分點,估計今年增長百分之七點七,明年則可望加速到百分之八點一。報告指,內地自去年增長百分之九點二後,今年動力顯著放緩,由於放松政策空間有限,樓市調整及外圍需求疲弱,估計未來數月經濟動力亦疲弱。不過,世銀指,多國的寬松政策有望刺激環球貿易,將支持內地經濟明年可成功保八。世銀同時調低對日本及印度以外的東亞地區經濟預測,料今年增長百分之七點二,比原先估算低零點四個百分點,亦是十一年來最低的增長,主要是受內地經濟放緩影響。世銀認為,現時市場的息率偏低及資金充裕,認為亞洲國家若以更多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成效會較理想。外電引述消息指,國基會明天在東京舉行的年會,預料亦會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經濟通通訊社8日專訊》世界銀行下調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長預估,稱中國放緩恐有
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東亞區)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出席電台節目後表示,從近月內地經濟所見,中國下半年經濟下行風險增,該行早前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達8.1%,但目前正重新檢視情況,有機會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
〔3〕李剛.中國經濟崛起對東亞發展的機遇〔J〕.世界經濟研究,2004(2).
所以,現實的中國與美國人所認識的中國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而這種差距也帶來了不良的後果。北京將會把抨擊中國的言論和加強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防御態勢作為有力證據來充分證明華盛頓的不友好。(中國)共產黨還將把經濟困難和外交障礙都歸咎於美國。在艱難時期,仇外或許是一個政權想要生存的有力武器。多數中國人確信,美國應該對最近的中國南海爭端負責,並認為美國唆使河內和馬尼拉卷入(這場南海)沖突中。
不久的將來,人民幣或會成為東亞地區真正的通用貨幣,屆時的東亞在經濟和金融領域將更為一體化,在國際事務上也將發出更為共同一致的聲音。據查曉剛暗示,這個共同聲音的基調將由中國來確立,中國的經濟規模在未來十年內料將至少達到日本的兩倍。
世銀預期中國今年經濟將增長7.7%,5月時預期為8.2%,2013年的經濟增長預測,則由8.6%下調至8.1%。
為中日間釣魚島爭端的東亞旁觀者,南韓媒體不僅密切關注事件的進展,也在算著自己的經濟賬。南韓觀光公社預計受中國游客取消日本游影響,中國國慶節期間來韓旅游的中國游客可能突破10萬人,比去年同期大增36.4%,而南韓專家則分析認為南韓IT、汽車、零售業等可能受益,而造船和化學業則不受影響。
邱繼炳在上月底,亦是連續四日沽出東亞股份,總數達189.41萬股,每股的平均價介乎28.59元至29.75元,涉資達5598萬元。 由於內地經濟增長放緩,歐元區仍不明朗,而美國經濟復蘇疲弱,故評級機構標准普爾下調對亞太區較低的經濟增長預測。
第二,林毅夫主張更多采用財政政策方式,而非貨幣政策,投資於解決經濟增長瓶頸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他把中國政府從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以後開始實行的宏觀調控政策歸納總結為“超越凱恩斯主義”,即強調政府在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時,主要是選擇能夠提高生產率的投資項目,用在解決經濟增長瓶頸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這一政策取向,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體現得淋漓盡致,政府不惜巨資砸向基礎設施,尤以銜枚急進的高鐵建設為甚,在4萬億投資中高鐵就獨占1.5萬億。
但對於外界基於中國內地經濟連續六個季度經濟增長率跌破8%而興起的各種「唱空中國論」,林毅夫卻持否定態度。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的軌跡、道路和東亞經濟體走的道路一樣,既然日本、新加坡、韓國能夠維持20年7.6%到9.2%不等的經濟增長率,中國就有能力維持20年8%的增長率。
上述三種理論如果是邏輯自洽的,不管哪個,或者哪幾個是真的,東亞經濟在美國貿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都應該是增加的。但事實是,1990年代,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中國等東亞經濟體在美國貿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是51%,也就是說美國半數以上的貿易逆差來自東亞經濟體。從2000到2008年,東亞經濟體在美國貿易逆差中所占的比重從51%下降到38%(見圖1),這樣來看,造成美國貿易逆差增加的東亞經濟體在其逆差中所占的比重反而變小了。所以,雖然國外、包括國內的很多人都接受了以上三種理論,但這些理論同經驗事實是完全不相符的。一個理論如果真能解釋某種現象,不僅其內部邏輯必須自洽,且其推論也應該與所看到的所有外部現象相一致。而這三種理論同外部現象卻是矛盾的。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