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光伏業蟄伏待春歸 華寶興業等機構沙里淘金 @ 2012-09-07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歐盟 光伏 中國 反傾銷 調查
概念:2011年中國光伏 , 歐盟調查中國傾銷光伏電池
國家商務部對歐盟就中國光伏電池反傾銷立案表示遺憾,並指限制中國光伏電池產品將破壞全球光伏產業和清潔能源健康發展。
    距離歐盟最終(9月7日)決定是否對華光伏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立案只有2天,昨日有光伏企業和相關協會人士對記者表示,本周末前歐盟對華反傾銷立案的可能性很大,這將對中國光伏企業造成嚴重影響。
根據日程安排,9月6日前,歐委會需決定是否針對中國光伏品進行立案,但有媒體報導說,8月31日歐盟就已向中國駐歐盟使團發出照會,確認將對中國企業出口歐洲的太陽能電池及其組件發起反傾銷調查。
歐洲是中國第一大光伏品輸出地,德國和意大利市場更是重中之重。2011年,中國光伏品出口到歐盟的總金額約為204億美元,如果該反傾銷案件立案,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中國業界人士稱,一旦立案,整個中國光伏業將面臨生死存亡。(編注:因光伏品價格大跌,眼下整個光伏業陷入行業低潮。其中,又以江西賽維和無錫尚德的處境最堪憂。8月29日,路透社有消息稱,意大利一家地方法院對此前尚德宣稱可能遭到其反擔保欺詐的環球太陽能基金管理公司提出數項指控,認為GSF涉嫌非法建造太陽能光伏電站以獲取意大利政府補貼。這一起訴連同其他一些法律訴訟,將可能導致價值8000萬歐元並已經獲得補貼的電站遭到拆除。)
據王貴清介紹,在與不同協會、企業的交流中,中方對此次案件影響力的解讀得到了歐方代表的重視。中方代表認為,中歐光伏產業作為產業鏈的利益攸關方,是優勢互補、密切關聯、共同發展的關系,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歐盟原材料、生產設備及安裝業、售後服務等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如果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采取反傾銷措施,將使歐盟光伏發電成本上升,使上下游產業和消費者遭受極大的損失,也必將危及歐盟光伏發電市場的穩定,並最終危及歐盟太陽能電池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陳卓續指,由於尚未公開立案,歐盟光伏反傾銷案具體涉及的范圍、替代國等關鍵因素,均沒有定論,故反傾銷稅的范圍和影響更難預測,但傳聞指,歐盟可能針對元件及核心零部件進行反傾銷立案,與美國光伏案僅針對電池片征稅相比,歐盟反傾銷案的殺傷力或更大。
記者從英利綠色能源公司法務總監陳卓處獲悉,為了應對歐盟可能啟動的“雙反”調查,商務部上周末緊急召集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4家光伏企業的代表和反傾銷律師,於9月4日舉行緊急會議商議對策。中國光伏企業此前已聯名上書商務部,申請對歐盟多晶矽進口中國品實行“雙反”調查。因此,一旦歐盟確定對中國光伏業展開雙反調查,不能排除商務部會采取“反制裁”措施向歐盟施壓。復旦大學環境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假如歐盟對中國光伏品進行反傾銷,中國可以暫停向歐盟供給光伏品。
對歐盟相關企業提出的反傾銷指控,中國業界認為極不合理。國家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分析指出,光伏電池的原材料價格下降和中國產業技術進步是中國光伏電池具有價格競爭力的主要原因,並非歐盟某些企業聲稱的傾銷行為。作為生產光伏電池的主要原材料,多晶硅的進口價格近年來不斷下降,由2008年最高的近300美元/公斤降至目前不到30美元/公斤,促使光伏電池價格不斷降低。與此同時,中國光伏產業近年來注重技術進步,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認為中國光伏電池產品存在傾銷是沒有依據的。 歐盟若對中國光伏產品設限,恐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去年從德國進口多晶硅材料是7.64億美元,從德國進口光伏電池生產用的銀漿原料為3.6億美元。中國累計從海外采購約400億元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其中從德國、瑞士等歐洲國家進口占到了45%。
記者了解到,一旦歐盟決定立案並做出不利裁決,這將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將失去海外的主要市場。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秘書長曾少軍稱,此次反傾銷調查申請范圍涵蓋來自中國的全部太陽能產品,總量近萬億人民幣。而且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額,接近於2011年中國從歐盟進口汽車整車的總額。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