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江郎才盡之「蘋果」版 @ 2012-07-04T0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蘋果 唯冠 和解
概念:公司唯冠1989年 , 6000萬美元和解IPAD商標
2010年2月,IP發展公司又以10英鎊的價格將上述10個IPAD商標轉讓給蘋果公司。之後,蘋果公司要求深圳唯冠公司變更涉案兩個商標權屬的注冊登記時遭到拒絕。深圳唯冠公司稱,台灣唯冠公司無權處分深圳唯冠公司商標,其從未將涉案商標轉讓給蘋果公司。雙方遂引發爭議。
和解達成後,唯冠律師表示,「和解金額未達預期」。的確,行將破產的唯冠目前擁有最昂貴的資產就是IPAD商標,將商標兌現是唯冠出於自身和債權人利益的考慮。但是,IPAD商標最大的價值是由蘋果公司創造的。如雙方不能和解,蘋果IPAD使用新的名稱,唯冠手里的商標價值將一文不值。
唯冠代理律師謝湘輝表示,廣東高院在和解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雖然和解金額未達預期,但是一個現實的選擇。他透露,唯冠原希望和解金額可解決所有債權人的債務。據悉,唯冠負債約4億美元(約31.2億港元),壓力很大,如果不和解,將面臨破產等變數,而其最大財產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標價值上。另一律師馬東曉稱,蘋果將IPAD發展成知名品牌,即使唯冠勝訴也無法帶來太多好處,和解對雙方都是一個好的出路。
廣東高院在審理各種新證據及兩造辯詞後,合議認為為了雙方最大利益,和解會是最佳選擇。經過協調後,法院於上周一 (25 日) 向蘋果及唯冠送達民事調解書,和解正式生效;蘋果也按協議內容,將 6000 萬美元和解金匯入廣東高院指定的帳戶。
歷經逾2年的訴訟後,美國蘋果與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就大陸的IPAD商標歸屬近日終於達成和解,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7.9億元)悉數解決IPAD商標糾紛,IPAD商標歸蘋果。外界評論此結果屬於皆大歡喜。
新浪網引述唯冠創始人楊榮山表示,調解受很多因素影響,但公司接受這一和解金額。他並稱,唯冠針對蘋果及其經銷商的其他訴訟也將停止。不過唯冠代理律師謝湘輝就指,和解金不夠還債、未達預期。
7月2日上午消息,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今天宣布,蘋果公司已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蘋果向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獲得了中國大陸IPAD商標權。
蘋果一直說,作為2009年雙方協議的一部分,蘋果從唯冠國際手中買下了IPAD商標權。但唯冠國際的中國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PROVIEW TECHNOLOGY (SHENZHEN) CO.)則一直說,自己仍擁有IPAD在中國的商標權。去年12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做出有利於唯冠的裁決,促使蘋果向廣東高院提出上訴。
2000年唯冠台北公司注冊了IPAD電腦在歐洲與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標。2001年深圳唯冠公司先後申請注冊了兩項IPAD中國商標。2009年蘋果通過一家名叫IP的英國公司花費3.5萬英鎊從唯冠台北公司獲得了IPAD的商標權。2010年1月蘋果發布IPAD平板電腦。2011年2月深圳唯冠與蘋果就IPAD商標權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對簿公堂。深圳唯冠認為,IPAD在中國大陸的商標權歸自己所有。2011年12月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經過3次開庭審理,蘋果一審敗訴。2012年1月蘋果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2年2月深圳唯冠向上海法院申請禁止令,要求禁售IPAD產品。2012年7月2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布蘋果與深圳唯冠達成和解。記者 祝劍禾
日前,蘋果公司已按調解書的要求向廣東高院指定的賬戶匯入6000萬美元,並於6月28日向該案的一審法院深圳中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民事調解書。深圳中院7月2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送達了將涉案IPAD商標過戶給蘋果公司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這意味著,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圓滿解決。
蘋果(APPLE)與唯冠科技的IPAD商標官司近日雙方已達成和解,將由蘋果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相當台幣18億元),這個金額遠低於外傳唯冠的期望值4億美元,而且唯冠還須將IPAD商標權移交給蘋果;分析人士指,新產品THE NEW IPAD不久後就能正式進入大陸市場,這場官司纏訟長達2年,蘋果雖然沒賺到面子,卻著實地贏了里子。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