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新聞分析:國際油價下跌背後的「中東因素」 @ 2012-06-17T11: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價 歐佩克
概念:國際油價6月11日 , 石油產量3000萬
近年來,國際石油市場總體呈供求基本平衡的態勢。而中東一些國家的增產措施和利比亞原油出口較快恢復,已經導致目前國際石油市場上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據歐佩克官員估計,該機構規定的各成員國生產限額為日均2920萬桶,而目前的實際產量可能高達日均3100萬至3200萬桶之間。這是造成世界石油市場目前供大於求、進而導致油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變化莫測的油價引來強烈關注。據悉,歐佩克將在本周四召開原油產量制定會議,但據說沙烏地阿拉伯仍將推動歐佩克維持當前產量不變。而這種表態繼續打壓了油價。6月12日,紐約原油期貨一度跌至每桶81美元附近,布倫特油價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領頭羊原油出現了企穩跡象,紐約油價在本周跌至每桶81美元後,再次反彈至84美元。5月以來,紐約油價持續下跌,進入6月開始區間震蕩,始終未跌破80美元。北京中期研究院研究員毛丹耀認為,本周歐佩克會議要求成員國遵守配額限制,嚴格限制石油日產3000萬噸的整體規模,這對國際油價構成一定支撐。如果希臘大選結果傳出利好消息,短線將支撐國際油價反彈。
原油: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7月份原油期貨周四上漲1.29美元,漲幅達1.5%,收於每桶83.91美元。石油輸出國組織同意在下半年保持石油產量3000萬桶/天不變,推動了油價上漲。紐約AGAIN CAPITAL 分析師JOHN KILDUFF說:“油價上漲,因歐佩克維持產量上限不變。”此外,布倫特原油下跌0.1美元,或0.1%,收於97.03美元。亞市早盤,美國原油繼續延續昨日上漲行情。
「後期還得看原油走勢,一旦出現暴漲就有變了。」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表示,油價後期尚存變數,但目前在歐元區經濟面疲軟的大背景下,目前市場目光全面轉向13-14日的歐佩克產量會議及周末的希臘新一輪大選,目前市場心態較為悲觀,若歐佩克增產或希臘反對緊縮政策的左翼政黨執政,國際油價恐再遭重壓。
中宇資訊原油分析師王金濤認為,歐債危機陰霾持續對油價形成長期制約,但6月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產量會議以及7月初歐盟「伊朗石油禁運令」正式實施都會給油價走勢增添不確定性。王金濤認為,倘若沙特等產油國保供態度明確,且歐美做好釋放原油儲備的准備,那伊朗石油禁運令對國際油市的沖擊可能被化解到最小。整體來看,6月市場利空程度要大於利好,國際油價繼續下行的概率較大。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認為,歐債危機陰霾持續對油價會形成長期利空制約,但6月份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產量會議以及7月初歐盟「伊朗石油禁運令」正式實施都會給原油市場帶來較多的不確定性。
3.油價走低 歐佩克產量會議召開在即:原油期貨結算價周三創下八個月新低,石油輸出國組織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簡稱:歐佩克)即將召開產量會議。預計歐佩克將在周四的會議上把石油產量維持在歷史高位。紐約商交所七月交割的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結算價跌70美分,至每桶82.62美元,跌0.8%,為去年10月6日以來的最低水平。ICE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結算價跌1美分,至每桶97.13美元,創下17個月新低。
近期原油價格大幅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第一,宏觀系統性風險沖擊。一方面歐債危機遲遲未能解決,特別是希臘組閣失敗後,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進一步升級。同時,中國4月份經濟數據疲軟,社會投資難以改善,M1增速持續保持低位等也導致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速將繼續下滑的擔憂加劇。經濟疲軟對市場信心產生重大沖擊,整體商品價格出現回調,原油首當其沖。第二,原油自身需求不旺,供應偏多。上半年伊朗問題的升級導致了歐佩克加大原油的供給,從歐佩克的月度生產數據來看,近幾個月原油生產量都超過了3000萬桶/天的配額。但是隨著伊朗談判的舉行,原油的供應危機並沒有出現,而歐佩克增加的原油產能則將會對市場造成沖擊。同時,在供應增加後,原油的需求並沒有得到改善,上半年原油和汽柴油的比價達到偏高水平,這表明原油價格的上漲並沒有引起下游汽柴油價格的跟漲,而且煉廠的日消耗量近幾個月也維持在偏低水平。在此背景下,油價自身存在很大的調整壓力。第三,正是因為原油供應偏多,而下游市場難以消化,導致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增加,目前已經達到歷史高水平,而汽油庫存明顯偏低,則表明煉廠加工興趣不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