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瑞銀集團:歐洲PMI表現不佳,拖累歐元/美元下行 @ 2012-05-02T2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PMI
概念:5月回升經濟 , 4月制造業PMI顯示
分析師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已在第1季觸底,從中國制造業PMI的分項數據來看,4月新訂單指數回升至48.9,產出指數、新出口訂單與就業等分項指數也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滙豐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出口與內需成長仍處較低水平,就業市場壓力仍大,呼吁中國政府應推出更多寬松政策促進經濟。
當然,敏感的進出口數據更值得關注。4月份PMI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2%,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已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顯示海外經濟有所企穩並帶動企業承接的海外訂單有所增加;進口指數為50.5%,比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反映出當前國內需求仍舊疲軟。但鑒於今年海外經濟形勢難有大的起色,特別是歐元區經濟下滑不可避免,預計未來中國出口仍將受此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一季度工業品出口交貨值同比僅增長7.4%,頭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5.2%,企業的虧損面上升到20.4%。但一季度主要工業品產量和發電量都較去年四季度有所增加,匯豐中國3月PMI回升明顯,新增貸款和新開工項目數增長較快,國內經濟一季度或二季度有望築底,隨後將出現回升,但與2009年不同的是,國內經濟將小幅回升。
首先是出口情況有望改善。中國銀行去年底曾預計,要到今年第 2 季 GDP 同比增速才會見底。但是該機構最近把這一時點提前到了第 1 季。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認為第 2 季 GDP 同比增幅將高於第 1 季,主要原因就在於實際的出口情況比去年底預測的要好。當時歐元區存在希臘退出的風險,但是現在至少已經階段性改善。中國銀行預測,由於外部環境有所好轉,第 2 季出口將小幅回升。
4 月23 日,港股經歷了接近兩周時間的反彈回升後,在昨日出現較大幅度的回壓調整,是這一波反彈回升浪展開以來,面對的最大一次考驗。目前,歐洲市場的不確定性比較多,法國總統選舉需要進行第二輪投票,最新公布的歐元區制造業PMI 指數下跌至46,表現遠較市場預期的48.1 要差,這些都是令到歐洲股市繼續受壓的消息因素。但是,在歐元仍然守穩在1.3 美元關口以上的背景下,相信歐元區的整體系統性風險依然受控。
除了歐元區PMI數據欠佳外,昨日匯豐公布數據顯示,4月份匯豐中國PMI初值為49.1,雖較3月份終值回升0.8個百分點,但已經連續六個月低於50的分水嶺。數據利淡商品貨幣,澳元兌美元跌0.59%,報1.0319;紐元兌美元跌0.61%,報0.8135。
至於中國內地,前日公布的匯豐中國制造業 PMI 數據顯示, 4 月中國制造業 PMI 初值反彈至 49.1 ,但仍是連續第 6 個月處於盛衰分界線 50 的下方。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指出, 4 月份中國制造業 PMI 初值回升,說明之前中國放寬政策的效果顯現,所以對經濟增長出現急劇放緩的擔憂可以有所緩解。不過,他指出,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產出和需求的增長步伐仍處在歷史低水平,中國就業市場亦面臨壓力。他認為,中國有需要在未來數月推出更多的寬松政策,以刺激經濟。
中國第1季經濟成長8.1%,低於市場預期,中國官方3月PMI回升至 53.1,哈繼銘認為,最重要看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50%,其成長還在20%以上,中國政府已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因此固定資產投資仍穩健。預估未來10年GDP將可為值 5-8%,而內需比重占GDP將加大。
美國4月制造業活動成長錄得10個月來最高水准,減輕了有關經濟在第二季開始時已失去動能的擔憂。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二公布,4月制造業指數升至54.8,3月為53.4。4月數據高於市場預估的53.0,亦超過路透調查預估區間的高端。ISM就業分項指數4月也升至去年6月以來的高點57.3,前月為56.1。新訂單分項指數錄得一年以來的高點58.2,3月為54.5。美國政府周五將公布非農就業數據,4月料新增17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包括制造業料新增2.2萬個。ISM的全國報告與一些地區性報告形成對比,周一ISM公布的芝加哥采購經理人指數(PMI)4月大幅下滑。這項ISM數據亦與近期其它數據的疲弱趨勢相反。近期公布的數據暗示,美國經濟在第二季初喪失了部分動能,突顯復蘇步伐並不穩健。而日間數據顯示,中國4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13個月高點,但略低於分析師預估。周二的數據推動美國股市走高,數據亦幫助美元兌歐元從一個月低位回升。市場一直在猜測美聯儲是否會推出第三輪買債計劃,以壓低長期利率並幫助提振經濟。兩位美聯儲官員周二就進一步放松政策的必要性發表迥異言論,突顯聯儲內部的分歧巨大。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將提供投資人觀察美國經濟的線索,以及美聯儲是否必須傾向提供更多支持。另外,歐洲央行周四會議,以及法國和希臘在周末的大選,可能會決定歐元區撙節努力的未來進展,或許會促使歐元突破近來的區間。
從先行指標看,有更多積極跡象。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在50%臨界值以上,3月份更是回升了2.1個百分點達到53.1%;一季度企業景氣指數中的預期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都出現了企穩回升。
過去一周美元上漲1.31%,美國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經濟穩定成長,尤其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更是來到四年之低點;然而歐債問題又再引起擔憂,西班牙標售債券需求不佳,法國雖順利標售84億歐元公債,但借貸利率上升,市場態度轉趨保守,資金流向美元資產。歐洲與英國央行均維持利率水准不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歐元區經濟趨於穩定,但持續關注通膨風險,且西班牙在金融市場融資出現困難,歐系貨幣跌幅較重,歐元下跌2.06%,先前漲幅較大的波蘭幣及瑞典克朗也都出現回檔修正。商品價格下跌拖累商品貨幣貶值,巴西央行阻升里拉態度稍有放緩,巴西里拉僅下跌0.08%,澳洲央行維持利率於4.25%不變,表示仍有降息空間,且二月貿易持續呈現逆差的情況,壓抑澳幣走低0.28%。中國PMI制造業指數連續四個月回升,支撐亞洲貨幣相對強勢,穆迪投資以韓國財政基本面強勁且持續改善、對抗外部沖擊能力增強為由,調升南韓信用評級展望至正面,韓國官方表示一年內可能再獲穆迪調升主權債信等級,韓元逆勢上漲0.11%,菲律賓通膨來到30個月之低點,市場預期四月中央行利率會議應維持4%之水准不變,菲律賓披索周線上漲0.37%,身為避險貨幣的日圓也有近0.5%的漲幅,其余亞幣如星幣、印尼盾及印度盧比跌幅介於0.13%-0.63%。(至4/6 下午5:00)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