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亞洲制造業擴張,但央行保持警惕 @ 2012-05-02T1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PMI
概念:連續回升顯示經濟 , 匯豐中國4月份制造業PMI
《經濟通通訊社2日專訊》中國4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第五個月回
回落表明需求仍低迷,或拖累經濟進一步回升步伐。另外,匯豐公布,4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
盡管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認為,連續回升的制造業PM I表明經濟增長呈現趨穩向好的基本態勢,但是更多的學者卻僅對數據反映的經濟走勢表示謹慎樂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4月份PM I指數繼續提高,但幅度明顯減小;新訂單指數回落。訂單反映市場需求狀況,預計未來經濟增速仍有繼續降低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中采PMI已經連續四個月反彈,基本確立了上升趨勢,而新訂單指數走強也反映出國內制造業需求並沒有陷入完全低迷,對於經濟基本面無需過度悲觀。不過,3月PMI庫存指數依然較高,顯示去庫存壓力依然存在,PMI回升之旅恐非一帆風順。另外,從季節性因素來看,歷史上3月PMI指數普遍環比回升,2005年至2011年3月PMI的均值為55.51,環比平均上漲3.19個百分點。相比之下,今年3月53.1的中采PMI指數和2.1個百分點的環比漲幅明顯弱於歷史均值。可見,如果剔除季節性因素,3月中采PMI指數的實際反彈幅度依然偏弱,短期PMI的驅動力可能會被市場迅速消化。
第一,中國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2012年1月份PMI為50.5%(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2月份PMI為51.0%(比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3月份PMI為53.1%(比上月上升2.1個百分點)。這表明,目前PMI仍高於顯示收縮與擴張臨界點的50%以上,特別是PMI已連續四個月回升,表明當前中國的制造業整體表現呈現「穩中趨升」特征。這也可以從PMI指數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的回升中確認這一點。其中,3月份生產指數為55.2%,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為去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反映出當前工業生產有加快趨勢;3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5.1%,為去年1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回升勢頭明顯。
分析師普遍預期中國經濟已在第1季觸底,從中國制造業PMI的分項數據來看,4月新訂單指數回升至48.9,產出指數、新出口訂單與就業等分項指數也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滙豐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出口與內需成長仍處較低水平,就業市場壓力仍大,呼吁中國政府應推出更多寬松政策促進經濟。
中國第1季經濟成長8.1%,低於市場預期,中國官方3月PMI回升至 53.1,哈繼銘認為,最重要看固定資產投資,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占GDP50%,其成長還在20%以上
張智威表示,經合組織中國領先指標的反彈,有助於市場梳理近期傳來的一系列有關中國經濟走向的繁雜信號。3月份,中國官方和民間的制造業PMI數據分道揚鑣,一升一降。而經合組織領先經濟指標發出的信號,顯然與官方PMI的信號一致。
其次,無論是從國內公布的還是匯豐公布的資料來看,4月份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都開始反彈,國內PMI反彈到53以上,匯豐反彈到了49.1。PMI作為經濟增長先行指標,反彈說明經濟增長開始回升。當然,對於這一輪經濟增長下行的底在哪里,還得進一步觀察。
「無論是出口、工業增加值還是匯豐制造業PMI指數和零售銷售額,近期的諸多經濟數據都顯示中國經濟開年以來的增速將低於預期。」匯豐銀行宏觀經濟分析師孫珺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造成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的大幅下滑,因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對該地區的需求造成了很大影響。同時,國內需求也可能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效力逐步顯現而進一步放緩。」
上日,中國4月官方制造業PMI則顯示出連續第五個月回升。數據顯示,中國4月官方PMI回升至53.3,創一年新高,顯示經濟增長繼續趨穩向好。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