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3月大半城市樓價下跌 北上廣深新房連降6月 @ 2012-04-19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城市 房價
概念:房價上漲 , 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有46個
長期以來的需求無彈性,是很不合理的現象。如今有一些意見說樓價多跌上幾成市場就有末日之虞,就是深陷在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之中難以自拔的表現。若要說需求有無彈性可視作一市場是否健康的標准,那麼圍繞此點展開的市場關系的任何調整都是可以接受的,也在承受范圍之內。試想,何以在如此長時期里,重錘猛打之下市場不見崩塌,我們豈能視它的結實耐打擊於不見?況且房價跌了有危險,漲了就不會有危險?凡事要講利害相權,美債危機以來我們屢屢強調擴內需的緊迫,要讓大家有錢消費,不是戲言。樓價過高,既不利於擴內需,反對內需產生了抑制效應。這是極直觀的現實。最近有中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數據指出,像京、滬這樣的大都市,一個收入水平稍高一點的家庭將其全部收入用於購買一百平方米住房,需耗去20到30年時間。一個人又有幾個20、30年寶貴年華與精力?發展的全部意義若只止於一套房子,這樣的內需又哪里有生命力與質量可言?消費被壓抑,無非是需求彈性不暢所致。從這個角度來看,房價的下跌,等於是為社會民生減負,為經濟運行減負。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3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46個住宅價格按月比下降,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一線城市,而房價跌幅亦較2月擴大。統計局表示,數據反映房地產市場宏調措施收效。
一是城市化進程引發巨大剛性需求。2011年中國的城市化率超50%,比2001年(38%)提高約12個百分點。照此推算,年均城市化速度為1.2%。按此速度估算,每年平均有近1600萬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它帶來的住房剛性與基礎性的需求是何等巨大。關於住房需求引發的房價大幅上漲,近年我們的認識陷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為主要是投機性需求推動房價上漲,因此出台了抑制投機性需求的限購令。可是,人們很少去想:為何投機者敢高價入市炒樓?難道他們沒考慮過其中的巨大風險?為何車價炒不起,唯獨樓價一再被炒高?沒有市場上漲的機會作為前提,誰敢投機?剛性與基礎性的需求才是房價上漲的主推力,投機性需求只是一個助推力而已。限購令執行一年多的事實表明,針對投機性需求的限購令從短期看雖能抑制房價繼續上漲,但從長期看,它為限購令取消後房價報復性反彈埋下隱患。因為限購向人們傳遞一個消息:住房是稀缺商品。強化了人們購買欲望和導致人們惜售心理。
    隨著清明節的臨近,內地媒體最近紛紛披露,多個城市的墓地價格高漲,「墓地產」暴利勝過房地產,令部分平民感歎「死無葬身之地」。據了解,最近幾年北京市屬的墓地中,只有一家沒有漲價,其他墓地的最低價都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倍了,甚至有7個公墓陵園的價格翻了兩番,年均漲幅40%以上。在山東,當地的房價才6000多元/每平米,而墓地價格已經高達上萬元/平米。廈門當地一塊4平方米的墓地,最高售價達2.2萬元/每平米,遠遠高於在售的房價。江西九江當地的中低高級墓地價格從2000元、4萬或5萬元到十幾萬元,每平方米的單價遠超當地樓價。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