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淡馬錫大半年600億掃內銀 @ 2012-04-17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工行 高盛 淡馬錫
概念:高盛減持工商銀行 , 億美元工行H股淡馬錫
由於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尤其是歐債危機的不斷惡化,使得去年不管是對於減持的外資投資者,還是被減持的中資銀行都是繁忙的一年。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外資行在去年減持中資行H股的行為中,套現約1554.98億港元。多家銀行被減持,中行被減持1次,工行2次,建行3次,農行3次,招行1次。在各中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中美銀、高盛、淡馬錫的減持動作最大。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高盛以每股5.05港幣的價格出售了部分工行H股,比上周五的收盤價低3.1%。 該集團還將另外的價值2億美元工行H股出售給其他機構投資者。
淡馬錫控股周一表示,已同意以23億美元從高盛手中購入35.5億股工商銀行H股。淡馬錫在聲明中稱,交易完成後,淡馬錫在工商銀行的H股持股比例將接近5.3%。去年,淡馬錫分別於8月份和11月份從美國銀行手中購入建設銀行部分股份,其在建設銀行的持股比例由此增至略低於10%的水平。
自從2008年底,全球金融海嘯,尤其是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外資機構刮起了非正常撤離中國和拋售中資銀行股的風潮。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外資行在2011年減持中資行H股的行為中,套現約1,554.98億港元。多家銀行被減持,中行被減持1次,工行2次,建行3次,農行3次,招行1次。在各中資銀行的戰略投資者中美銀、高盛、淡馬錫的減持動作最大。中國國際收支余額(2010年為600億美元)中的錯誤和遺漏表明,資本外逃的規模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今年來,由於國內外經濟專家和機構由原來的普遍看好中國轉為普遍看空中國,接下來或將有更多的外資戰略投資者大撤退,抽逃資本,轉移資產,或套現實行「勝利大逃亡」,或割肉實行「揮淚大甩賣」。「內外抽血」的結果,將最終導致中國大陸經濟的大地震和中共的倒台。古往今來,「得民心者得天下」。上述現象表明,中共不僅已經在國內失去了民心,而且在國際上也已經失去了民心。
據報道,高盛周一在香港市場共轉讓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約38億股的工商銀行H股,淡馬錫控股接手其中23億美元,約35.5億股的股份,其余股份則出售給其他機構投資者。周一工行H股收盤下跌0.77%至5.17港元。據報道,淡馬錫控股作價每股5.05港元收購上述工商銀行H股,較該股上周五收盤價5.21港元折價3.1%。在此次交易完成後,高盛還持有大約30億美元的工商銀行股份,占工行總股本的不到2%。
淡馬錫稍早表示,已同意從高盛(GS.N: 行情)手中買進價值23億美元的工商銀行H股股票,占工行(601398.SS: 行情)5.3%的H股股權,占工行整體股權的1.3%.[ID:NL3E8FG0AC]
據彭博稱高盛將拋售38.5億股工行H股,淡馬錫接盤35.5億股。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