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首季珠三角中小企外貿訂單小降 信用支付需求上升 @ 2012-04-12T05: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出口 外貿 順差
概念:2012年3月份 , 貿易順差54億美元
中國貿易順差的最大制造者是海外跨國公司。最近十余年,中國對外貿易迅速擴大,很大程度上是外資企業拉動,尤其在出口商品與順差中,外資企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1991年跨國公司商品出口占中國商品出口的比重為18.3%,2002年提高到46.5%(2008年進一步提高到55.3%),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當年法國的這一比重為15.7%,美國為14.9%,日本為9.5%,印度僅為3.5%。也就是說,中國的外貿規模與貿易順差是被跨國公司的進出口所放大,如果扣除跨國公司的進出口與順差,中國的實際進出口與貿易順差將足足減少一半以上。
海關總署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實現外貿出口1656.6億美元,增長8.9%;進口1603.1億美元,增長5.3%;當月實現貿易順差53.5億美元。對此,分析師表示,3月份進出口增速均處於低位,表明內需、外需均疲軟,提振實體經濟需要宏觀政策預調微調。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4300.2億美元,同比增長7.6%;進口4293.5億美元,同比增長6.9%;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數據顯示外圍經濟依然整體復蘇乏力,今年外貿順差將會大幅縮水,出口對GDP的貢獻下降。與此同時,出口依賴型行業面臨的壓力並非只是外需不振,還有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成本上升,兩項因素相加之後,出口依賴型行業縮減產能、等待需求回升後再度擴張產能的出路被堵死,加大創新力度、進行全面轉型是根本出路。
前兩月我國外貿逆差42.5億美元,而3月份外貿實現逆差向順差轉變,整個一季度實現外貿順差6.7億美元。外貿順差的出現,主要是因為我國企業抓住機遇擴大了出口規模;與此同時,由於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進口需求減弱,因此外貿實現了小規模的順差,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導讀】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一季度進出口總額近8600億美元,實現順差6.7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對外貿易再次出現順差,是否意味對外貿易重回正常軌道?金磚國家貿易增速領漲,中國的外貿格局是否開始轉變?勞動密集型產業出口拖後腿,產業結構調整走向何方?
鄭躍聲:進入三月份以後制造業的開工情況進一步好轉,外貿出口也逐漸恢復,所以到3月份就扭轉了外貿逆差的這種狀況,進入的順差的格局,從整個貿易格局上看,全年仍然呈現的是順差的格局,但是順差的規模有可能會進一步縮小。
雖然3月和一季度外貿雙雙轉為順差,但並不是因為出口顯著復蘇,而是因為進口強勢增長勢頭不再。昨日海關總署公布的進出口數據表明,3月貿易順差53.5億美元,由2月的314.9億美元的歷史最大逆差反轉為順差,也遠高於市場預期的32億美元逆差;而一季度累計貿易順差6.7億美元,也由去年一季度累計10.2億美元的逆差出現反轉。
廣東省經濟學會副會長董小麟表示,今年2月份和3月份外貿逆差和順差交替出現,同時,6.7億美元的順差額,也顯著低於往年,或顯示進出口正逐漸趨近均衡。這將有助於改善我國的貿易摩擦狀況,也能夠減緩貨幣投放壓力。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進出口總額8593.7億美元,同比增長7.3%,並扭轉了前兩個月累計逆差局面,實現6.7億美元順差。對於在嚴峻的外需環境中艱難起步的中國外貿而言,這一開局傳遞了哪些信息?
海關總署4月10日公布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1至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4300.2億美元,增長7.6%;進口4293.5億美元,增長6.9%;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