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國首季進出口總額增7.3% 外貿成績單釋放 @ 2012-04-11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順差 出口 外貿 貿易
概念:貿易順差54億美元 , 2012年3月中國出口
3月底4月初,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浙江主持召開華東七省市外貿形勢座談會時表示,要認真分析研判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從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入手,挖掘潛力,狠抓落實,確保完成今年進出口增長目標。要保持出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落實好出口退稅、貿易融資等各項政策,加大對大型成套設備出口的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的實際困難。
墨西哥媒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墨西哥對巴西的汽車出口增長40%,出口額達20億美元;而巴西向墨西哥出口的汽車及汽車配件總額僅為3.72億美元,墨西哥貿易順差達16.28億美元。自2008年開始,阿根廷對墨西哥的汽車和汽車配件出口順差就已喪失,2011年墨西哥對阿根廷的汽車出口順差達6.51億美元,汽車配件出口順差為4200萬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同比增長7.3%。其中,出口4300.2億美元,同比增長7.6%;進口4293.5億美元,同比增長6.9%;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數據顯示外圍經濟依然整體復蘇乏力,今年外貿順差將會大幅縮水,出口對GDP的貢獻下降。與此同時,出口依賴型行業面臨的壓力並非只是外需不振,還有原材料、能源、勞動力等成本上升,兩項因素相加之後,出口依賴型行業縮減產能、等待需求回升後再度擴張產能的出路被堵死,加大創新力度、進行全面轉型是根本出路。
有關分析顯示,日本是海灣地區近幾十年來最大的貿易伙伴。2010年,海合會國家對日本出口占總出口的16%,同時日本對該地區出口占海合會全部進口的6%。韓國也一直是海灣國家主要貿易伙伴之一,進出口額分別占總量的10%和4%。由於日韓兩國從海合會國家進口的商品遠遠超過出口,因此對海合會國家的貿易順差貢獻巨大。2010年海合會國家將近一半的順差來自對日韓貿易。
10日,海關總署發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3月外貿扭轉上月鉅額逆差態勢重新回歸順差,與此同時,進出口增速雙雙回落到個位數。專家分析,從3月份數據來看,外貿出口形勢依然嚴峻,預計增速回落的態勢仍將持續,下半年或將有所好轉。總體來看,全年外貿走勢「前低後高」,全年仍將是貿易順差,同時順差規模會進一步縮小。
數據顯示,最近幾年來,中國的進出口數量雖保持快增長,但貿易順差擴大後,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中國在前期所采取的路徑是,為了保證出口戰略的長期化,維持進出口貿易的落差和失衡,盡量抑制人民幣的升值進程。主要操作路徑是在國內外匯市場上做多美元,大量釋放人民幣,然後在人民幣市場上對人民幣流動性做有限的對沖,從而積累了天量的外匯儲備。
    他指出,由於生產和分工的全球化,分國別計算貿易順差存在不少問題。比如中國從亞洲國家進口零配件組裝成電子產品出口美國,這樣體現為中國對美國的順差和對亞洲國家的逆差,但由此產生的順差,很難理解為中國對美國有巨大的貿易優勢,或對亞洲有明顯的貿易劣勢。
從消息面看:海關總署今天公布今年1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歐債危機影響因素未消,3月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速明顯下降。據統計,1至3月,我國進出口總值8593.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3%。其中,出口4300.2億美元,增長7.6%;進口4293.5億美元,增長6.9%;累計貿易順差為6.7億美元。其中3月份當月,進口1603.1億美元,增長5.3%;當月貿易順差53.5億美元。經過季節調整法調整後,3月份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的同比增長速度分別為7.2%、9.8%和4.6%。國際方面,美國諮商會公布數據稱,3月份美國就業趨勢指數由前月修正後的107.47下滑至107.28,為六個月來首次下滑,上周五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月度就業報告顯示,3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加12萬人,不及市場預期的增加20.3萬人,為四個月以來最低增幅,當月失業率下降0.1個百分點至8.2%,市場預期持平於8.3%,盡管美國就業市場繼續呈向好趨勢,但非農就業人數增幅明顯下滑對市場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2012年是美國總統大選之年,同時也正值中國人大換屆選舉,我國外貿更是多事之秋。2月我國貿易逆差315億美元,創十年之最,而中美雙邊貿易實現順差81.3億美元,是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貿易順差的5倍,可以預見,為遏制進口保護本國工業,中美對於知識產權、技術壁壘和人民幣匯率等領域的糾纏和斗爭可能進一步增加,我國部分重點敏感產業安全風險有上升趨勢。為此,我國企業應繼續加強行業自律和企業自律,政府應發揮職能作用引導企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和轉變經營方式,從而避免盲目的數量擴張和簡單的價格競爭。同時,相關政府部門應努力整合各方力量,加強貿易摩擦應對措施,針對限制我國出口產品的不公平做法,加強多雙邊交涉,積極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海關資訊網 梁楠)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