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熱點專題】中國3月份貿易數據顯示,人幣匯率更接近均衡水平 @ 2012-04-10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順差 中國 貿易 出口
概念:3月中國進出口 , 貿易順差54億美元
以2008年為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中國商品出口總額為14285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出口達790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5.3%,另外加工貿易出口6752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47.3億美元。2008年,中國出口商品的順差為2954億美元,其中外資企業商品出口的順差為1706億美元,占順差總額的57.7%,另外加工貿易順差達2968億美元。也就是說,假如2008年沒有加工貿易順差,中國的商品出口將出現逆差。加工貿易的相當部分利潤在海外的研發與物流。上述數據告訴我們,外資企業對推動中國商品出口功不可沒,同時給中國帶來巨額貿易順差,制造出巨大的貿易順差表象。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我國外貿形勢嚴峻,今年整個外貿順差將會大幅縮水至500億美元左右,出口對GDP的貢獻會下降。今年外貿形勢不容樂觀。
針對當前全球貿易下降的形勢,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努力促進對外貿易平穩增長和基本平衡。為此,將保持進出口政策總體穩定,即出口退稅政策、人民幣匯率和加工貿易政策的基本穩定,繼續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貿易促進政策,創造良好貿易環境。
客觀分析,中美貿易的失衡有著深厚的國際產業分工背景。中國的加工貿易是屬於兩頭在外的生產與貿易方式,即原材料依賴進口、最終產品主要用於出口,大部分由外商投資企業進行。據中國海關統計,2011年外資企業出口占全國出口的52.4%,而在這些外企中,美資企業占約60%。這就意味著,組成中國順差的許多利潤流進了外資尤其是美資企業的腰包,而中國只不過是一個缺乏實際意義數據的占有者。
    經常項目大額順差是中國2005年以來才有的現象。2005年至2009年,在美國房地產和金融泡沫推動下,全球經濟增長加快,全球貿易順差及美國貿易逆差均出現大幅增長。其間,中國貿易順差不斷上升。2005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比重一舉躍過4%標准線,達5.9%,並在2007年一度升至10%以上。次貸危機爆發後,中國經常項目順差占GDP之比逐年下降,2010年回落至4%,2011年進一步降至2.8%。
從中國以東南亞地區為試點,推行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以來,我國關於人民幣開放的局部實驗已經做了三年多。王建注意到,目前貿易結算數據上,在中國的出口方面用人民幣結算的只占10%,在進口方面卻高達90%。一般來說貿易結算用同種貨幣的話,應該是進出平衡的,為什麼存在這種不對等?他認為這是人民幣尚不夠成熟的表現。盡管歐美近年來問題不斷,但美元歐元的結算地位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不會發生改變,人民幣開放並不存在實質上的「天時」,在「內功」尚未做好時,風險程度可想而知。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