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制裁伊朗 供應勢大減 高油價恐令全球再陷衰退 @ 2012-03-25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油價 伊朗
概念:國際油價23日 , 紐約5月期油價
當前國際原油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當屬歐債危機和伊朗問題。由於歐債危機復蘇形勢尚不明朗,伊朗等中東產油地區的地緣局勢箭在弦上。因此,如果歐債危機引發二次衰退,國際油價將再次尋底;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第二大產油國,現日均產油350萬桶,出口260萬桶,其中20%出口向歐盟國家。如果伊朗戰事爆發,以其在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地位,國際油價短期內可能沖擊2008年147美元/桶的歷史高位。只要伊朗局勢可控,2012年一季度國際油價將維持120美元上下小幅波動局面。
就在伊朗和西方國家相互要挾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如果伊朗報復性地停止出口石油,全球原油價格將上漲20%-30%。現時,專家預計,伊朗的緊張局勢可能會推動油價升至2008年高點,當時,布倫特原油期貨的價格飛漲到每桶147美元,如果伊朗的緊張局勢得不到緩解,油價恐怕會突破每桶150美元。
有石油公司估計,伊朗石油出口大減,美國的制裁開始見效,刺激油價急升,並帶動石油股,令美股靠穩。
有報導稱,預計伊朗本月石油日出口量減少300,000桶,該消息推動油價上漲1.5%,至每桶106.90美元。
其中伊朗核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石油供應擔憂依然是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由於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對國際市場供需關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市場分析師認為,當前油價中30%左右是伊朗核問題和中東緊張局勢造成的風險溢價。美國總統奧巴馬23日就油價問題接受采訪時也將當前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歸咎於伊朗核問題和中東局勢不穩。
國際油價從去年10月達到每桶75.7美元的低點後,至今已飆漲約41%,在伊朗風波的不確定性加大後,申銀萬國昨日上調今年布蘭特和西德州原油均價到每桶114美元和104美元,其中台灣浮動油價機制所采用的北海布蘭特原油,比先前預測多貴了近10美元,甚至只要有敏感消息,還可能上沖至135美元。
但新的危機正在逼近,這就是高油價。2008年,原油飆升至每桶147美元,2010年利比亞石油供應中斷使得油價重回每桶127美元,如今伊朗局勢又讓油價過百。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