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國研中心預計今年GDP增8.5% CPI調控目標可實現 @ 2012-03-23T09: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經濟 今年 專家
概念:國研中心專家 ,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
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持續,世界經濟復蘇不穩定性、不持續性明顯存在,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經濟增長潛力下降和物價上漲壓力大的雙重挑戰,未來中國經濟走勢如何?怎樣處理好速度、物價、結構這三者關系?相關部門將采取哪些措施有效應對?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與會中外專家共同把脈中國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有以下四個方面:1.經濟增長7.5%。2.就業目標,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3.CPI控制在4%左右。4.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具體來說,這幾個目標今年會是什麼情況呢?首先看物價。總體上看,在全球需求下行的背景下,我國物價上漲壓力有所減弱。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平穩回落,受美歐債危機沖擊以後,世界經濟復蘇步伐放緩,需求是下降的,這樣為中國控制通脹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去年CPI上漲5.4%,今年漲幅在4%左右。但是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全球性寬松貨幣政策還在持續,大宗商品價格仍然處於很高的水平,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農產品(000061)價格上漲等,這都說明反通脹具有長期性。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中國指數)今年前兩個月上漲了近18%,為1996年以來最佳年度開局表現。但這輪漲勢戛然而止,該指數3月初以來下跌了2.7%。圍繞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正是股指回落背後的原因。中國決策者宣布將今年經濟增速目標定在7.5%,低於過去數年的目標水平。數據還顯示,中國2月份出現貿易逆差315億美元,規模至少是2000年以來之最。
【香港商報訊】中國政府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調降為7.5%,以及剛剛公布的罕見貿易逆差數據,為全球經濟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不過,昨日在深圳舉行的花旗銀行財富論壇上,多家全球著名投行的專家們一致認為,中國今年經濟增速仍將超過8%,2012年的中國資本市場仍是全球最具投資價值和機會的地方。雖然歐債危機仍存變量,但美國就業數據明顯改善,美國樓市也接近見底,經濟復蘇跡象明顯,因此大宗商品需求仍然強勁,全球經濟形勢不會重蹈2008覆轍。而中國二月份的貿易赤字,顯示中國的貿易形勢將有新變化,並降低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和升值空間。香港商報記者鄧明宇袁新韞實習記者孫晨
外圍經濟不振,擴大內需發力,近日,有關提高居民個人收入所得稅起征點的討論再次成為焦點。隨著近年來我國稅收的穩步增長,結構性減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很多專家建議重新制定關乎民眾收入的個稅起征點標准。那麼,個稅起征點能否在今年再次提高呢?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兩會期間,對於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強調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以及下調2012年經濟增長目標至7.5%,海外媒體和專家持續關注,熱評中國經濟穩中求進。
中國已連續多年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對象國。溫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5%引起了日本媒體的高度關注。大西認為,每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都是發給地方政府或中央各部門的「信號」。今年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所發出的信號就是「在評價工作業績時將降低GDP的比重」。大西說,中國政府從去年就開始抑制通貨膨脹,現在下調經濟增長目標的做法是完全適當的。對於有些地方來說,維持7.5%的GDP增幅恐怕會導致結構調整的經濟能力不足。大西指出,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采取在穩定增長的前提下支持農業發展並進行產業構造改革的方針,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下調經濟增長目標也是符合這一方針的。
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外部環境的諸多影響。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國際金融危機還在發展,一些國家主權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緩解。主要發達經濟體失業率居高難下,增長動力不足,新興經濟體面臨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速回落的雙重壓力。主要貨幣匯率劇烈波動,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國際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增強。在這一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難以獨善其身。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王計表示,要使中國經濟在這些不確定因素中占據主動,就必須為自己的發展確立合理的原則和方向:「2010年至今國際上發生的事情太多了,無論是金融危機帶來的連鎖問題,還是歐債危機帶來的新問題,都間接和直接地影響了中國的發展。中國已經融入了世界經濟,想獨處想自好是不現實的。所以需要根據國際不確定性因素,為自己經濟發展確立合理的原則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復雜的國際環境也使得中國經濟需要在往年快速增長的基礎上,放穩前進的步伐。「穩」是前進的基礎。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用「穩增長」和「控物價」兩個詞概括了「穩」的主要內容,即:要堅持擴大內需穩定外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努力克服國內外各種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要繼續采取綜合措施,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防止價格走勢反彈。
專家稱中國航母今年可服役 關鍵技術進展順利
這篇由印尼科學研究機構經濟研究中心專家鄭建偉撰寫的文章指出,自從鄧小平在1978年實行經濟改革,從計劃經濟轉變成市場經濟之後,中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中國經濟在將近35年中,每年保持8-10%的增長率,使這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在世界總產值中只奉獻0.5%的國家,在30年後創造了世界總產值的7-10%。
張季風說,由於世界經濟的全球化特點,只要世界經濟好轉,中國也會受益。今年中國之所以制定7.5%的經濟增長率目標,是因為考慮到目前國際經濟環境的下行壓力,同時也有進行自主調整的因素。如果世界經濟好轉,中國至少可以擴大出口,這無疑會帶動整個經濟增長。日本經濟的好轉,會促進中日貿易發展,中日間的相互投資會活躍起來。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