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美高盛管理層被指敗壞企業道德 @ 2012-03-16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高盛
概念:高盛員工離職 , 史密斯3月14日
布蘭克費恩和科恩在公司的內部備忘錄中回應了這篇文章,他們說,我們對此人做出的論斷感到失望,這樣的論斷不能反映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或是高盛絕大多數員工對本公司以及公司為客戶所做工作的看法。
史密斯主任級的職位,在高盛並不顯眼,年薪約50萬美元。高盛員工形容,公司有許多像史密斯這樣,將公司「只顧搶錢,與客戶爭利」的不滿放在心里的員工,大家顧飯碗沒人敢開口,但在高盛工作令人越來越沮喪。
高盛一名員工離職前投書紐約時報(NYT)民意論壇,史無前例炮轟高盛的企業文化「具毒害與毀滅性」,成為第一位公開批評高盛的在職員工。
而布蘭克費恩目前正著手於修補該投行的聲譽,因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此前指控高盛在投資抵押貸款產品上誤導投資者。2月上旬,國外媒體曾報導稱,高盛集團在今年1月底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一份關於員工薪酬追回的文件。文件顯示,高盛將尋求從任何員工、包括管理層處追回薪酬,前提是該投行的業務活動導致公司面臨重大的財務或司法後果。
■本周可說是離職員工大爆料周。不讓高盛離職主管史密斯的「黑心高盛」媒體投書專美於前,GOOGLE(GOOG-US)前員工惠特克(JAMES WHITTAKER)也在新東家公司網站上寫上一筆,抨擊 GOOGLE 獨厚社群網站政策是一場災難,讓員工無法專心於本業,要求全公司上下共同獻策以吸引 FACEBOOK 的用戶到 GOOGLE+。MORE...
據英國《金融時報》的預測,FACEBOOK上市後,一旦套現,該公司至少有1000多人獲得100萬美元以上的收入。這些員工可以拿著一大筆錢,或離職創業,或買房買車。FACEBOOK所在地硅谷灣區的房地產經紀人、汽車銷售商以及金融理財師已經迫不及待地為上述員工制定了相應計劃。
我們的員工是如何看待我們與客戶之間的互動呢?在全公司各級員工中,89%的人表示公司向客戶提供了出色的服務。《紐約時報》評論文章的作者曾任高盛的副總裁,而在我們將近12,000名副總裁中,認為公司向客戶提供出色服務的人的比例同公司整體的這一比例相仿。
周三高盛一位離職高管撰文抨擊高盛的企業文化,他把這家華爾街知名投行比作一只吸錢章魚,並稱它是一個邪惡的金融帝國。高盛執行董事格雷格 史密斯(GREG SMITH)在辭職後發表了公開信,稱這家投行已經失去了「道德底線」,把利潤置於客戶利益至上,甚至把客戶當作「提線木偶」。史密斯在高盛任職長達12年,是公司美國股票衍生業務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主管。他的文章公布後在網上引起了激烈辯論。不過高盛首席執行官布蘭克費恩和主席加里 科恩隨後也發表公開信稱,斯密斯的指責並不能代表公司的文化。他們對高盛的員工表示,對於經歷了過去困難時期的你們而言,現在必須要為這些指責作出回應非常不幸。
這能降低「不升職就離職」的負面影響,比如員工不會再那麼擔憂失去工作了。塞利諾稱:「麥肯錫咨詢公司(MCKINSEY)就是『不升職就離職』的典型,但『離職』也並非一定是壞事。」辭職的員工常常能在其他公司尋得滿意職位。他補充說:「公司每個人都對這個游戲規則心知肚明。不論是『不升職就離職』,還是末位淘汰制,核心就是『加油、加油、加油』。」
在這個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就是像寬帶研究公司那樣的“專家人脈公司”,寬帶研究公司由基努坎於1999年一手創辦,以提供正當研究報告的名義向對沖基金經理透露內幕信息。他們的內幕消息來源,正是一些行業資深人士,以及上市公司的離職員工,這些人可以獲得每小時數百美元的收入。據外國媒體報道,紐約“正直研究協會”(INTEGRITY RESEARCH ASSOCIATES)2009年年末一項調查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投資公司都在使用這種人脈服務。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