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溫家寶:中方和伊朗保持正常能源和經貿合作 @ 2012-02-03T0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默克爾 歐債 中國 訪華
概念:
事實上,就在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前,德國媒體已普遍預計,除了兩國雙邊經貿合作等議題外,默克爾訪華的工作重點之一將會是尋求中國的合作,希望北京以實際行動幫助歐洲渡過難關,其中很可能會包括游說中國用外匯儲備來購買歐洲債券。就在默克爾啟程的前一天,德國《世界報》網站刊登了一篇題為《歐洲的「乞討婆」默克爾敲擊中國大門》的文章;而另一家德國媒體《明鏡周刊》也發表了題為「達沃斯的新老板」的文章,稱「面對歐洲的債務危機以及對世界經濟再次衰退的憂慮,西方未來似乎越來越強烈地取決於正在崛起的國家。」
吳大使在書面采訪中表示,默克爾總理此次訪華正值中國德國建交40周年之際,是今年中德兩國高層交往的開篇之作,具有特殊的意義。訪問期間,胡錦濤主席、吳邦國委員長和溫家寶總理將分別與默克爾總理舉行會見及會談。雙方將就雙邊關系、歐債危機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意見。除了北京以外,默克爾總理還將訪問廣州。
2月1日德國與葡萄牙的債券發行市場反應不錯,也消減了投資者對歐債危機問題的擔憂。2月2日德國默克爾訪華,議題之一是中國能否支持歐洲的EFSF – 歐洲金融穩定基金。默克爾現在是歐洲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力挽狂瀾,一方面促進債務國家調理內務,另一方面推進歐洲政治一體化。
德國消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 將於2月2日至3日訪華。外界分析,歐債危機 將是默克爾此行重點,同時還會談及朝鮮局勢以及伊朗核爭議等問題。有學者表示,默克爾將會一如既往提出中國人權問題,但中共當局在人權問題上 一向置若罔聞。默克爾將在北京同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等中方領導人舉行會晤,還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演講。下周五她將前往廣州。
隔夜外盤下跌,歐債問題如我預料一樣進入了一個小高潮,希臘違約在即,葡萄牙國債收益率也開始大漲,默克爾訪華估計是向中國送禮求助;這個高潮是歐債問題短期結束的開始,最有可能的結局是希臘被踢出歐元區。近鄰日韓的經濟也出現問題,尤其是日本出現了貿易逆差,這對市場來說都是短期不利因素,中期倒是利好,因為從這些國家流出的熱錢除了中美無處可去,熱錢在未來某個時點開始回流中國是大勢所趨。國內方面養老基金入市的事繼續糾結,具體情況涉及多個部門博弈,短期不會有明確的結果,另外一個消息就是要把上海建成金融中心發展衍生物市場,將來上海將成為國內甚至亞洲的金融衍生物賭博中心。基於內外圍不確定性影響國內股市昨天做了提前的反應,
德國總理默克爾今日起正式訪問中國,這是默克爾自2005 年上任以來的第五次訪華。默克爾此次訪華還肩負著一項重任:尋求中國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提供新的注資以使後者有更多資金救援歐洲。 目前全球經濟都在持續惡化,各國自顧不暇,中國注資 IMF的概率不大。目前金價對歐債危機消息雖然表現平平,但仍在惡化的歐債將成為黃金上漲的殺手鑭。
可能另有一個更實在的理由:從2007年開始,世界經濟論壇每年9月在中國北方舉辦被稱為「中國版達沃斯」的夏季論壇。中國領導人如果想要向世界發出什麼重要訊息,完全可以站在中國本土的講壇上說出來,而不必在新春佳節千里迢迢跑去冰天雪地的瑞士。而且,那樣或許還有助於為將要在天津舉行的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招徠更多人氣。就拿本次達沃斯論壇不言而喻的唯一焦點———歐債危機———來說吧,最新的報道稱,繼去年4月和8月法國總統薩科齊兩度訪華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即將於今年2月2日至3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雖說此次訪華的表面由頭是慶祝中德兩國建交40周年,默克爾女士最想與胡錦濤和溫家寶談的一定是歐債問題。
4.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在周四訪華,重點探討歐債危機問題。預計訪華成果將會給市場帶來一定影響。
其次,高層交往增進政治互信。胡錦濤主席在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期間與默克爾總理深入交流。溫總理第五次訪德,並通過通電話等多種形式與默克爾總理保持密切交往。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成功訪德,這是中國全國政協主席十四年後首次正式訪德。李克強副總理年初訪德,進一步拓寬中德務實合作。上半年,德國副總理兼外長韋斯特維勒訪華。
今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中國農歷新年剛過,德國總理默克爾於2月2日開始其任內的第五次訪華。德國駐華大使施明賢(MICHAEL SCHAEFER)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德中雙邊關系在兩國建交40周年之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兩國在多個層面仍致力於創造雙贏局面。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所長馮仲平認為,除了中德關系,中德領導人還會就共同關注的中東地區局勢等國際熱點問題交換意見。在國際事務中的合作也是中德關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德國媒體更是認為,伊朗核計劃將成為默克爾此次除歐債危機之外與中方探討的最大主題。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