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恪守審慎理財原則 預算案推多措施穩經濟 @ 2012-01-30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曾俊華 預算案 穩經濟
概念: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於本周三宣讀本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他昨日於網志上率先透露,這份預算案會以「穩經濟、保民生、投資未來」為主題,並表示,現時歐美經濟危機持續,香港應該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及早采取措施,減少經濟危機波及香港,影響香港的社會經濟,「我會借鑒以往的思路,采取一系列穩經濟措施,強化企業的抗逆能力,以發揮『穩經濟保民生』的作用」。
曾俊華將於本周三發表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曾俊華昨日在個人網志,特別以「穩經濟、保民生、投資未來」為題,闡述他預備預算案時的想法。他說,針對歐美經濟危機,應及早采取措施,減少經濟危機波及香港,會借鑒以往思路,采取一系列穩定經濟措施,強化企業抗逆能力,發揮「穩經濟以保民生」。他並表示,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各方面的投資,亦會一如既往地增加,減輕未來政府負擔。 曾俊華又說,預算案並不可能達到完美,以有限的資源,作出困難的選擇,回應社會多樣的訴求,往往難以盡如人意。 團體不滿政府扶貧不力 消息透露,政府原先預料本年度會有85億元赤字,但賣地、利得稅收入均比預期理想,政府內部估算全年財政盈余將高達500億。曾俊華在預算案中,將會提出退稅,上限高達8千元,但不會再派錢。預算案亦會延續公屋免租兩個月、「生果金」出雙糧等紓困措施。政府亦會增撥資源,落實重建瑪麗和廣華醫院。 另外,社區組織協會百多名成員昨帶同自制揮春,到新政府總部請願及上演街頭劇,諷刺政府扶貧不力。社協主任何喜華表示,政府坐擁龐大儲備,有責任協助市民紓困,建議重設扶貧委員會,訂立法定貧窮線。 街工約20名代表則帶同一個大利是封,要求政府規管泡沫化的租務市場及樓市,向低下階層發放租金津貼,及增建公屋。民主黨則要求退稅、提高免稅額,以及提供電費補貼。東九龍居民委員會,就要求當局檢討兩電加價批核制度,以及設立失業援助金。工黨成員則由修頓球場游行至新政府總部,要求政府實行累進利得稅,提高大財團的稅率。工聯會昨日則在港島區發起花車巡游,同樣要求政府推出更多紓困措施。 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則期望,政府能夠向醫管局撥款,重建瑪麗和廣華醫院。
昨日多個團體到政府總部請願,要求即將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推出更多紓困措施。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則發表網志,指會務實增加各項民生開支,以及強化企業抗逆 能力,應付全球經濟危機。今年經濟前景不明朗,與此同時,香港加風再起,市民生活負擔加重,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有何措施紓解民困?派錢與否?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政府回應市民訴求,無必要一刀切派錢,而應制訂及落實有針對性的紓困措施,減輕中產及基層市民的生活壓力;同時加強扶持中小企渡過難關,刺激經濟以應對危機。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下月1日到立法會宣讀新年度預算案,他早前在網志撰文,重申嚴守「量入為出」的財政紀律。多個政黨昨日在電台節目暢談預算案期望,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表示,外圍經濟不穩,加上本港通脹升溫,民建聯在預算案諮詢時已要求當局善用盈余,關注民生,但強調去年派6,000元的做法雖然令不少市民開心,卻未能幫助到最有需要的人士,建議當局提出具針對性的利民紓困措施。
針對現時歐美經濟危機,曾俊華認為,應該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及早采取措施,減少經濟危機波及香港,影響本港社會經濟所以,他會借監以往的思路,采取一系列穩經濟措施,強化企業的抗逆能力,以發揮「穩經濟以保民生」的作用,亦會透過落實施政報告的多項措施,紓緩各階層市民的生活壓力,並務實地增加涉及民生的開支,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和提升大家生活的質素。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將在周三發表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昨在網志率先透露預算案的主題,包括穩經濟、保民生及投資未來,而多個團體亦趁著預算案即將發表,要求增加民生開支。
    【香港商報訊】記者戴合聲報道:今個財政年度,政府財政盈余預期會高達五、六百億元,庫房坐擁6000多億元儲備。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下月1日便會公布任內最後一份預算案,多個政黨都希望到時政府會減免入息稅以及提高免稅額,推出措施協助中產及基層市民。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