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曾蔭權:香港對周邊經濟「爆煲」應有心理准備 @ 2012-01-30T13: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曾蔭權 危機
概念:
行政長官曾蔭權,出席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他以香港的歷史經驗為鑒,敦促歐洲國家攜手采取堅決行動,迅速解決債務危機,否則歐債問題的影響可能非常深遠,曾蔭權說,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港府面對國際炒家狙擊而入市,但面對世界的指罵,包括美國和歐洲,不過港府有信心且果斷,動作要快要狠,現時歐債危機亦是如此,否則在全球經濟緊緊相扣下,危機會沖擊其他經濟體。曾蔭權又說,歐洲各國要表現解決危機的意願,亦要注意加強管理銀行和金融中介機構。
在曾蔭權看來,盡管IMF預測亞洲2012年的經濟增速會達到7%以上,中國今年增速達8%,「一切看上去很美」,但在全球經濟中,「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因此,他呼吁歐元區采取果斷、迅速的行動來解決危機。
身處瑞士達沃斯的曾蔭權亦對歐美經濟危機憂心忡忡,他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指,「我從未試過好像現在般為全球驚恐。現在歐洲所發生的事,回看我們80年代及90年代經歷的危機,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促各國攜手采有效措施,果斷解決歐洲債務危機,否則會沖擊其他地區的經濟。
德國總理默克爾到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她表示,歐元區並沒有在2007年金融危機後汲取教訓,認為歐元的弱點已出現多年,並非短時間可以解決,她認為歐洲缺乏一個政治架構,妥善管理歐元的運作,呼吁歐盟要作出變革,擁有可以有效應對危機的能力。不過她有信心,歐洲最終可以克服歐元的弱勢。
曾俊華指,現時歐洲深陷債務危機,底因亦是政府的財政紀律松散,無法平衡收支,一旦以加稅或減少開支來削減赤字,就容易造成政治經濟問題,難怪現時一些歐洲地區亦討論將“量入為出”原則寫入憲法。
昨天,特首曾蔭權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也再次對歐洲經濟危機的嚴重性提出警告。
美聯社稱,中國在向更市場化經濟的轉型中取得了成就,它如今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權力正在從西方向東方轉移。一方面,過去幾年美國和歐洲傳統的工業化國家經歷了一個又一個危機;另一方面,亞洲和拉美的許多經濟體卻蓬勃發展。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受歐債危機影響, 2012 年香港的經濟增長可能跌至 2% 以內,顯著低於 2011 年 5% 的目標。曾蔭權還表示對短期全球經濟的增長前景感到悲觀,他強調說,歐洲的經濟困境將影響到香港的出口貿易、制造、金融及保險等多個行業,他預計香港可能要面對長達幾季的困難時期。
據了解,預算案將花詳盡筆墨講述本港今年面對經濟環境,指環球經濟在2012年仍然困難重重,歐洲結構性債務危機,勢拖慢歐洲經濟增長,甚至將整個歐洲推向衰退。歐元區的經濟環境不可能短期內改善,本港更加要嚴守財政紀律,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適應。基於環球經濟的不明朗,據悉,政府亦保留彈性,預留款項扶助中小企,以支援公司應對危機。
「危險之處在於,自危機爆發迄今,一直是喧賓奪主,也就是歐洲邊陲國家的特定問題無法處理,結果造成整個歐洲和全球經濟震蕩。」
貝萊德旗下安碩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RUSS KOESTERICH發表2012經濟展望,提出三個有機會發生的情況,認為有55%-60%機會,今年經濟維持在「大停頓」狀況,即增長貧乏,但可避免危機發生,可行策略是增持高息重磅股、較細的已發展市場、新興市場和企業債券。其次是歐洲政策失讓導致銀行危機,美國財政緊縮,全球經濟雙衰退,認為這情況有35%-40%機會發生。而增加加速的機會只有5%。
    自金融海嘯爆發後,歐美的經濟危機遲遲未得到徹底解決,問題一拖再拖,成為隨時爆炸、禍及全球經濟的一大隱患。正在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的行政長官曾蔭權感歎,自己出任公職40年來,從未試過對全球經濟感到如此擔心,並敦促歐洲采取果斷措施應對債務危機。雖然香港現時經濟狀況良好,去年經濟維持約5%的增長,失業率維持約3%的低水平,惟一旦外圍環境再生波折,美經濟久久未能復蘇,歐債危機繼續深化,勢將波及香港金融體系穩定,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對本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經營造成打擊及挑戰。因此,預算案有必要提出實際措施,支持企業發展,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穩經濟、穩就業,防止外圍形勢波動對港經濟環境造成沖擊。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