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社部:養老金暫不入市 目前只買國債 @ 2012-01-22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養老金
概念:
養老金作為老百姓的養命錢,該不該投入股市,一直存在重大分歧。全國社保基金掌門人戴相龍認為,養老金按一定比例投資股票,可增值保值,而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把老百姓「養命錢」扔進尚不規范問題多多的股市,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理由是,前期入市的社保基金都虧得一塌糊塗。筆者卻認為養老金入市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但不是救市上策,因為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擴容過度,即使把全國現有8000億養老金全部投入股市,也抵擋不了每年近萬億的融資規模。
戴相龍表示,養老金入市並不意味著要全部投資股票,而只是小部分投資股票。養老金投資股市應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責任投資,客觀上有利於股市穩定,而不是被動托市、救市。歐美國家類似養老金的資金早已進入股市,有的投資比例達全部運營資金一半,從長期看投資收益率較高。全國社保基金從2003年開始投資股票,規定的投資比例最高為40%,一般情況下占30%左右,股票投資收益貢獻率約50%。
地方養老金入市運作即將拉開帷幕。分析人士表示,已獲准轉交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運作的地方養老金及隨後有望投資運作的各地基本養老金將參考社保基金投資,主要投資標的有三大類,包括股票、債券和實業投資。
關於養老金入市,很難說好壞,關鍵是如何看這個問題。如果硬要從好處看,那麼此舉或能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在養老金入市後,股市如果還要偏袒上市公司和大小非,自然就不妥了。
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為的是帶來增值收益,為什麼養老金這麼多年一直趴在銀行吃利息?就是因為證券市場的風險很大。從2011年的行情中我們就能看明白,如果養老金在這樣的市場里,真的就虧慘了。所以養老金入市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不能虧,而且要實現中長期的保值增值。要實現這個目標,有兩個途徑:一是找到長期成長的支柱性行業和企業,保證收益;二是在一個極低的甚至是被嚴重低估的位置進場撈籌碼。從目前情況看,我國處於經濟轉型期,整個經濟基礎還未看出眉目,原先的大型基礎行業估值都在不斷降低,要找到一個適合養老金投資的區域,暫時較難。而如果要尋找整體嚴重低估的區域,目前的位置顯然還算不上。因此,養老金入市目前還只能是畫餅充饑。
估值泡沫無非意味著:第一,市盈率是高企的;第二,出來混,早晚要還的,長期中市盈率會下降的;第三,此時持有股票,長期中的投資報酬率將會很低,甚至是負的。此時,讓養老金入市,豈不是羊入虎口?豈不是讓百姓養老的錢打水漂?本來,我國的養老金余額就不足以支付未來的養老金義務,在存在估值泡沫的市場中,豈不加劇我國養老金余額不足的矛盾?
話說回來,入市或許是養老金保值增值的手段,但並不是唯一,我們還可以去投資公共項目等形式填補養老金缺口,再比如國有企業的老員工,可以通過部分國有資產轉移來填充養老金。如今地方養老金入市閃電試點超出了公眾預期,養老金轉交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運營,自然是技術性難題解決了,但將百姓保命錢投入股市,與百姓來說在股市並不具備所必需的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要讓百姓不擔心,似乎只有是比黃金更重要的對政策利好的信心了,只是這樣的信心從何而來?
養老金是老百姓養老的錢,收益安全穩定至關重要。對於老養老金入市,業界有聲音認為,讓老百姓的「保命錢」進入一個不太成熟的市場顯得多少有些冒失。戴相龍表示,建議入市的養老金是指具有儲備、積累、穩定滾存性質的養老基金,不是現收現付的養老金。
為什麼證券界精英,對養老金入市高呼萬歲?因為養老金入市符合他們的利益!但養老金,是國人老去之後再無其他現金來源之時,度過晚年的基本依靠。豈能為一己之私,而置國人養老之依靠於不顧?
在養老金入市被炒得火熱的時候,又爆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提高的消息,提高幅度達10%左右,而去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達到1531元。隨著養老金的不斷提高,帶給民眾的是多收三五斗的慶幸,更是杯水車薪的無奈。
不可否認,把養老金投入股市,確實是實現保值增值的可選擇手段之一。而且,在長期通脹的情勢下,再讓養老金躺在銀行里睡大覺顯然讓人無法忍受。有數據顯示,到2010年底,分散在各省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約1.5萬億元,由於90%存入銀行,10年來年均投資收益率不到2%,低於年均通貨膨脹率。養老金入市的呼聲早已有之,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是助推這一藍圖呼之欲出。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