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在華資本流出短期難改觀 @ 2012-01-16T08: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外匯占款 流出 增長 外匯儲備 資金
概念:
數據顯示,10月央行外匯占款余額為23.29萬億元,比9月減少了893.4億元,是8年來首次負增長。而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中,11月末我國外匯占款繼續下降,較10月末減少279億元。如果采用「殘差法」估算,10月熱錢的流出規模約為1860億元,而11月則約為1700億元。
外匯儲備迅速增長導致外匯占款激增已經嚴重改變了我國貨幣供應結構。在1994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以前,我國基本上通過國內信貸投放基礎貨幣,外匯占款僅占很小的一部分,約為26.4%。此後,面對持續快速增長的外匯儲備,貨幣當局不斷使用貨幣沖銷工具。央行的貨幣沖銷工具包括再貸款(1994-2001)、國債沖銷(正回購)(1998-2002)、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央票沖銷)(2002年-今)、存款准備金率(2006-今)。在持續的國際收支失衡和大量資本流入的背景下,我國現行外匯管理體制安排使得央行實施的任何一項沖銷手段都難以為繼。從最初削減對商業銀行的再貸款,到通過正回購操作來沖銷,再到發行央行票據的主動負債沖銷方式,最後到2006年以來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備金比率“凍結”商業銀行過多的流動性,都是央行在一種沖銷手段近乎無法有效發揮其功能後而進行的工具“創新”。
推進人民幣貿易結算導致中國外匯流動、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波動幅度明顯擴大。在從2009年末到2011年9月的7個季度,人民幣貿易支付和收款總額分別為1.246萬億元和3,460億元,其中人民幣淨流出9,000億元(1,360億美元)。在增加的2.932萬億元外匯占款中,有9,000億元來自人民幣貿易結算的不平衡增長。
從貨幣條件看,我國貨幣投放主要為央行自主性的基礎貨幣投放和因外匯儲備增加引起的被動基礎貨幣投放,其中,外匯儲備增加是主要渠道。由於中國長期以來在貿易持續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增長,外匯占款增加為市場帶來了充裕的流動性,但同時貨幣工具也喪失了部分自主性,2007年、2011年的緊縮政策部分失效就是實證。然而,近期中國外匯占款連續兩個月下降,截至11月末,我國外匯占款總額降至254590億元,相比10月下降了279億元,這是在10月份減少893億元基礎上的再次下滑。我們認為,這是國內進出口逐漸趨於平衡、海外資金撤出新興市場避險、部分資金回流歐美救市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被動投放基礎貨幣的壓力得到一定緩解,給中國增強貨幣政策自主性打開了空間。從國際形勢看,我國資金仍有繼續流出趨勢,會造成基礎貨幣繼續減少,導致市場流動性緊張,銀行存貸款增長乏力,融資難、利率高企等現象加劇,但有利的是,通脹壓力將會減小。因此,貨幣政策在2012年持續小幅放松的貨幣條件已經具備。
外匯持續流出的主要原因是10月份以來人民幣離岸市場出現了顯著的套利機會以及美元升值預期下持匯意願的增強。從10月份以來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外匯儲備資產來看,11、12兩個月共增加了310億元左右,結合快速走高的人民幣HIBOR利率,可以估計近兩個月有大量的美元資產從內地流向了香港進行套利。從新增外匯存貸款數據來看,11月我國新增外匯存款41億美元,而新增外匯貸款僅增加了8億美元,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結匯行為的減少是外匯占款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
對於內地外匯占款余額連續三個月下降,顯示熱錢流出或加劇,匯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兼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指,內地資本流出與全球資本動向有關,資金回歸美元資產避險,他認為此屬好現象,並指由於歐債問題短期未有解決方案,料資金流出情況將持續,惟對內地經濟不會有負面影響,因內地持有3.2萬億美元人民幣外匯儲備已超出正常水平,料熱錢流出有助冷卻樓市。
「資金雙軌制」緣於資本過度流入、外匯儲備過度增長,解決問題需要對此進行「消腫」。而當下即是最完美的時機。目前,在美元升值背景下,新興市場整體出現資本外流、貨幣貶值現象,人民幣也未能例外。筆者以為,央行應該順應市場走勢,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不要加強購匯的資本管制、允許資本外流,減少外匯儲備規模,同時,為了對沖資本流出對中國整體流動性的緊縮效應,央行應順勢配合下調銀行存款體系准備金率水平,改變資金雙軌制。
就香港股市而言,內外圍短期的市場氛圍穩定,支持港股今日小幅收高。消息面來看,意、西成功發債,給予市場不少提振,不過,周五意大利將繼續發債,因而現在不能太樂觀。再看內地,一季度流動性相對充裕,銀行放貸轉向寬松。從穩增長的政策角度來看,市場環境或將有所好轉。就連房地產行業,亦有松綁的味道,不過,目前的動作太小,沒有多大牽引力。還有一則消息,應引起我們足夠重視,中國去年12月外匯占款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降幅驟增至逾千億元人民幣,同時去年四季度外匯儲備亦減少206億美元,顯示資本流出的跡象較為明顯。不管市場怎麼去解釋,如歐債持續惡化,致資金流入美國及美元區,加上歐銀去槓桿持續,或抽走內地資金,但逃不了一個理由,外資不看好中國經濟。不過,短期也給了市場下調存准率的憧憬。綜合來看,短期市場氛圍較穩定,支持港股表現,但由於目前已行至11月份的平台整理下沿,其中軌就在19600附近,意味著壓力越來越大,因而,短期或以反復整理為主,支撐位19000關口。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減少,是歐債危機影響下前段時間外匯市場波動正常表現。」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認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影響到短期國際資本流動方向,我國外匯儲備從單月淨減少到季度淨減少,說明熱錢流出的跡象越來越明顯。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