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外匯占款外匯儲備兩降資本雙向流動初見端倪 @ 2012-01-15T1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外匯占款 流出 季度 外匯儲備 負增長 月外匯
概念: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減少,是歐債危機影響下前段時間外匯市場波動正常表現。”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認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已影響到短期國際資本流動方向,我國外匯儲備從單月淨減少到季度淨減少,說明熱錢流出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中國證券報)
2001年以來,每年通過外匯占款渠道投放的流動性都逾萬億元。上次外匯占款下跌,出現在2008年1月金融危機蔓延前夕,資金回流美國尋求避險。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去年12月熱錢大幅流出,是外匯占款和外匯儲備雙降的主要原因。
引人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數據顯示,外匯占款的減少與外匯儲備的減少趨勢表現一致。2011年12月份中國外匯占款較上月環比減少1003億元,這是中國外匯占款連續3個月出現淨減少。對此,上述工行分析人士指出,外匯占款連續幾個月出現負增長,一方面在於當前國際金融形勢和人民幣升值預期日趨減弱,在此情況下,國際跨境資金出現回流;特別是12月份減少數額升至千億元以上,說明國際資本撤出中國市場的速度有所加快。另有跡象顯示,去年四季度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即期市場出現走軟行情,在美元指數高企、美元買盤增加的刺激下,企業和銀行對美元的持有欲望更強,這從去年11月我國銀行代客結售匯出現該數據正式公布以來的首次逆差上已經反映出來。
此外, 2011年第四季度貿易順差僅增加480億美元。鑒於第四季度外匯占款減少超過1530億元與外匯儲備下滑206億美元,說明「熱錢」流出明顯。分析認為,歐債危機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及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加速了資本回流歐美。
央行數據還顯示,四季度末中國外匯占款余額為253587.01億元,較三季度末的255118.23億元下降1531.22億元,其中12月外匯占款較11月末下降1003.3億美元,已連續三月下降,並較前兩月的200多億水平大幅提高,熱錢流出呈現加速趨勢。
至於外匯儲備首現近年來季度淨減少現象,趙慶明認為,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例如非美貨幣匯率貶值、向財政部分配外匯儲備投資利潤、以及部分資金流出等。"不能完全歸於熱錢撤出。"連平則指出,如果短期國際資本繼續流出,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將加大央行再度祭出准備金率工具的可能。
「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的減少,表明我國出現了資本流出步伐加快和資本流入放緩的階段性現象」,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在歐債危機的背景下,母國資金吃緊導致歐美機構和企業紛紛變現境外資產,市場購匯意願增強。避險需求大增下的美元走強,新興市場經濟國家資本較快流出帶來了貨幣貶值;同時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地方融資平台風險、房地產調控等問題帶來市場對未來的擔憂,推動境內外市場形成人民幣貶值預期,導致部分資本選擇暫離中國市場和持有外匯尤其是美元。這是引發外匯市場購匯意願增強、結匯意願走弱從而導致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外匯占款下降主要與三方面因素有關,第一是外貿順差下降;第二是出現了外商直接投資的擠壓進入資金也在下降;第三,近期一些海外資金通過各種途徑流出,造成人民幣匯率在中間價有比較大幅度的波動。與此同時,央行加大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也導致一部分外匯儲備從央行流出。
外匯儲備的變化從另外一個角度印證了資金流出的現象。據央行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降至3.181萬億美元,較第三季度末下降205.5億美元。去年第四季度我國外匯儲備分別為10月末3.274萬億美元,11月末3.221萬億美元,12月末3.181萬億美元,同樣呈現逐月遞減趨勢。
    【香港商報訊】中國人民銀行昨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內地2011年第四季度外匯儲備為3.18萬億美元,較第三季度公布的3.2萬億有所下降,這是內地外儲自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首次季度下滑,同時內地外匯占款也連續第三個月出現月度減少現象。經濟學家認為,外匯儲備和外匯占款的減少,是歐債危機影響下前段時間外匯市場波動的正常表現,符合市場預期,說明熱錢流出的跡象正越來越明顯,央行存在下調存款准備金率的可能性。
中國去年12月外匯占款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且降幅驟增至逾千億元人民幣,同時去年四季度外匯儲備亦減少206億美元,顯示資本流出的跡象較為明顯,同時結匯意願下降可能亦是重要原因。
張智威稱,外匯儲備的大幅下降反映出,在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以及開始質疑人民幣升值空間還有多大之際,第四季度資本大規模流出中國。
內地上月外匯占款連續第3個月減少,第4季外匯儲備亦減少逾205億美元。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認為,過去2至3個月內地資本淨流出,與全球資本從歐洲重返美元有關。
美銀美林估計,在201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別流入熱錢840億美元和280億美元之後,第三季度可能出現340億美元資本流出。如果與中國的經濟規模(7.3萬億美元)和外匯儲備(9月底為3.2萬億美元)相比較,340億美元資本流出規模相當小。第三季度的資本流出主要發生在9月份,原因是受到中國經濟硬著陸擔憂升級,歐元區債務危機惡化,以及人民幣兌美元貶值擔憂的推動。但是,與業界普遍認為不同的是,目前可以得到的第四季度數據顯示,資本流出已經消失,甚至出現逆轉。
去年第三季度,中國外匯儲備增速及FDI增速均大幅下降,10月新增外匯占款自2008年來首現負增長,資金有流出中國跡象;10月香港人民幣存款一年來首現負增長,說明離岸市場對人民幣的興趣漸趨減退;再加上外貿順差收窄、PMI數據不及預期等因素誘導,看空中國和人民幣的投資者越來越多。
央行發布的2011年四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末,中國外匯儲備達3.18萬億美元,較11月末的32209億美元減少397億美元,較第三季度末下降205.5億美元,為1998年來首次出現季度環比下降。而基於央行周五發布的數據計算,12月份中國央行和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淨減少人民幣1003億元,11月份淨減少人民幣279億元。這是中國外匯占款連續第三個月出現淨減少,並較前兩個月的200多億水平大幅提高,表明12月份人民幣需求繼續下降,熱錢流出呈現加速的趨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