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專家稱今年物價形勢或反復 非對稱加息呼聲再起 @ 2012-01-13T1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CPI
概念:
通脹持續回落,12月CPI升4﹒1%,大致與市場預期的4%相若,數據利好,市場憧憬政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微博中表示,CPI環比數據顯示,物價增速回落趨勢明顯。2012年CPI預測為3%左右。宏觀調控空間擴大,政策可以更為靈活自如。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麼本輪物價回落的“底部”無論是3%,還是2%或再低一些,都代表著物價絕對水平的正增長。這客觀上呼喚貨幣政策調控要“穩健”出手,不宜過於放松。但另一方面,CPI月度漲幅仍有回落空間,和3.5%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相比,屆時“負利率”狀況很可能得到改變,從而為價格型貨幣政策的實施提供空間。從具體時點上看,2012年3月CPI漲幅有可能回落至3.5%以下。(中國證券報)
李稻葵列舉數據稱,過去5年,12月環比為0.6%,過去11年是0.5%。過去5年,春節前一個月,CPI環比是1.0%。由此可見,物價增速回落趨勢明顯。宏觀調控空間將擴大,政策可以更為自如。
現在,市場主流觀點基本上都認為,2012年物價水平將進一步回落,這使得貨幣政策的操作空間擴大。如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考慮到前期對CPI推升作用明顯的豬肉等食品價格漲幅開始回落,預計2012年CPI同比漲幅將在3%左右。中國銀行近日發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金融展望也稱,隨著經濟景氣回落、食品價格高位回落和輸入性通脹的減緩,2012年物價漲幅將明顯放緩。還有多位專家表示,2012年中國CPI可能在4%左右。總之,2012年通貨膨脹不會成為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
其一,貨幣超發所釋放的流動性基礎仍然存在。近年來累積的天量信貸還需時間消化,前期超發的貨幣並沒有從人間蒸發,全球流動性過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還在發生作用。四季度CPI的回落,一部分是2010年同期基數較高的緣故,另一部分是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增速有所回落,並不意味著絕對價格出現了大幅下降,而國內的物價水平也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可以說,中國通脹兼具總量性和結構性特征,很難在短期內因輸入性通脹壓力的緩解而有實質性改善。過快過猛地放松貨幣供應,通過刺激投資等需求管道,又將導致資產價格和一般商品價格飆升的嚴重後果。
「去通脹」趨勢的一個最突出表現,就是CPI、PPI等各類通脹指標全面超預期快速回落。去年11月份的CPI和PPI分別創下14個月和兩年來的新低。
歐元區公布了在歐債陰霾覆蓋下的通脹數據,年12月消費物價(CPI)較2010年同期高2.8%,較11月升幅少了 0.2%,是5個月以來首次下降,但仍高於當地中央銀行所預測的通脹目標,當地通脹率已連續13個月高於央行設定的略低於2%目標。歐央行去年尾曾預計,2011年通脹率為2.7%,今年會回落至2%水平,明年則有望回落至1.5%。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2011年12月26日發布研究報告稱, CPI通脹的回落態勢暫時停止,預計12月CPI同比將維持與11月相近水平。11月CPI指數為4.2%。
4%的通脹率料成為繼去年7月觸及6.5%的CPI三年高點後,連續第五個月回落,並創下2010年9月3.6%以來的最低水平。自去年8月以來,CPI同比漲幅已連續4個月回落,月度回落幅度分別為0.3、0.1、0.6和1.3個百分點,呈加快下行態勢。但機構人士指出,鑒於去年12月以來食用農產品(000061)的反彈以及春節假日等因素影響,不排除近期CPI同比還會小幅走高。
不過,東海證券認為,2011年12月與2012年1月CPI環比可能出現季節性上升,但環比上升無法改變通脹水平回落的趨勢。目前豬肉等農產品供給基本得到保障,國內總需求明顯回落,外需萎靡不振,不管是CPI還是PPI都失去上升的動力。通脹水平回落使得貨幣政策可以從“反通脹”目標中解脫出來,有了一定的空間。
促使央行作出改變的原因很明顯,我國GDP增速呈逐季下滑態勢,一季度同比增長9.7%,二季度9.5%,三季度9.1%。為了防止經濟在四季度出現快速下滑,央行有必要「預調微調」。同時,CPI指數從8月份以來連續4個月回落,尤其是11月CPI增速創下13個月以來的新低,也給政策微調創造了空間。12月的存准率下調,「他提供的一個政策含義,就是在增長、通脹、結構里面,增長是放在首要位置,現在通脹壓力小了,更加關注增長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表示。
伴隨2011年7月CPI同比見頂回落和GDP增速步入下降通道,目前國內經濟已經轉入通脹和增長雙下行的周期階段。展望2012年,CPI將繼續明顯回落,但未來通脹的平均水平並不低,因此政策放松的空間受限。與2008年底政策的「一劑猛藥」相比,2012年無論是穩健貨幣政策還是積極財政政策更像是慢藥,貨幣政策溫和調整,財政政策針對性明確,力度不會太大但會通過微調反復「用藥」,以確保在經濟穩定較快發展的情況下調整經濟增長結構。
宏觀形勢的變化為政策關注點轉向穩增長預留了更多空間。貨幣政策在堅守穩健的同時隱現偏松傾向。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月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1%,創下15個月新低,且為去年7月觸及6.5%的3年高點後連續第五個月回落。通脹壓力進一步放緩,為政策調整預留更多空間。不過,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宏觀政策仍以微調為主,降息的可能性不大,但為了緩解銀行流動性,存款准備金率可能會繼續下調,最快可能在春節前。
泰國當地的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通脹率的持續回落將為泰國央行下調基准利率提供更多空間,並為泰國洪災後的經濟重建提供政策支持。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