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銀行系基金規模逆市擴張 @ 2012-01-05T0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基金
概念:
縮水的不僅是業績,還包括規模。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基金業管理的資產淨值從年初的2.45萬億元驟減至年末的2.13萬億元,縮水了三千多億元。納入統計的66家基金公司中,除14家規模有所增加外,其余基金公司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
以規模計算,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規模為2.1萬億元,受市場下跌的影響規模繼續縮水,較2007年最高的3.2萬億元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從申購贖回情況看,基金前三季度雖然出現了1.34萬億的申購,也出現了1.53萬億的贖回,淨贖回1953億份。
5月份成立的浙商聚潮基金打開不久即遭遇了巨額贖回。據三季報數據,規模縮水27.13%,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在私募基金界,一個令人遺憾和惋惜的現象是:當一位私募基金經理業績優良時,會備受市場推崇,媒體對其贊揚報導也鋪天蓋地,令其一炮走紅,然後該私募基金經理就會加速發行新產品,其管理的資產規模迅速擴大。可惜的是,在私募基金迅速成長後,業績往往不能比翼齊飛,甚至從此一蹶不振,引來市場廣泛質疑。私募基金規模膨脹業績縮水,成為不少私募基金經理遭遇的魔咒。
連續低迷的A股市場,讓2011年的中國公募基金業整體規模縮水,旱澇保收的鐵飯碗也遭遇全面緊縮。如果說這只是大環境所致的「屋漏」,那麼2011年里連續爆發的黑天鵝事件則讓中國公募基金業上演了「連夜雨」的悲慘場景,元氣大傷。
但是市場不佳,基金個數擴容,存量游戲也讓基金的平均規模迅速減小,小微基金也越來越多。不論是新發行的基金,還是發行多年的老基金,都面臨著規模縮水的問題。就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來說,已經有35只規模小於1億元,規模小於2億的更多過百只。
銀行信貸規模下降、股市持續下跌、基金規模不斷縮水……2011年金融業持續低迷,被業界公認為「金領界」的金融業薪資水准受到明顯沖擊,年終獎也出現了兩極分化:銀行業依舊令旁人艷羨,保險業中規中矩,而基金業和券商業則遭遇到了罕見的寒冬。
理柏亞洲區研究總監馮志源判斷,QFII規模縮水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QFII業績不好,國外投資者有贖回;另一方面,投資者投資比較保守,全球股市整體表現不好,A股市場更是欠佳,海外投資者沒有買入QFII基金的強烈欲望。
搬離金茂只是各大基金公司開源節流的開始,但要做大做強,依舊只能依靠核心競爭力即業績。近幾年,資本市場低迷,上海多數基金公司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管理規模更是日益縮水。
2011年是基金行業面臨挑戰的一年。在A股市場創下歷史上第二大跌幅的同時,基金發行卻在疾進,總數已從年初的七百余只迅速擴容至超過九百只,創下年度基金新發數量歷史紀錄。然而基金平均首發規模卻在不斷縮水,有些基金公司的新發基金甚至難以達到成立的下限。這再一次將作為市場上的專業投資人——基金公司推到了一個風口浪尖上。
由於對歐債危機和美國債限之爭的影響判斷失誤,格羅斯旗下PIMCO的總回報基金表現不佳,投資者逃離導致規模不斷縮水。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周,但全年表現已成定局。「市場部恐怕很難交差。今年實行多產品通道策略,基金公司摩拳擦掌,制定了規模擴張計劃。」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產品設計部門人士表示。不少基金公司都打算借助多通道審批多發產品,以期在今年博一把,提升規模。「我們年初計劃發3到4只產品,每只規模10到15個億,這樣全年能夠增加規模50億左右,平衡老基金規模縮水的因素,而股東方希望公司規模今年能上升到120億。」一家小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表示。
行業整體不景氣,昔日的幾只明星基金也集體「啞火」。據業內人士透露的數據,有「對沖基金之王」美譽的約翰·保爾森執掌的保爾森優勢增強基金今年以來的資產價值已經下跌52%,保爾森旗下最大的基金保爾森優勢基金規模年內縮水36%。
被稱為"對沖基金之王"的保爾森流年不利.今年前11個月保爾森旗下主要基金全線虧損,主力優勢累加基金跌幅高達46%.其管理的資產規模也較年初縮水了100億美元,至280億美元.
股市下跌顯然是造成基金總規模大幅縮水的主要原因。據天相投顧統計顯示,去年除貨幣基金之外的其他各類基金均出現虧損,特別是規模占比最大的偏股基金整體虧損逾24%,債券基金連續六年盈利的紀錄也在去年終結,出現年度最大虧損。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