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溫州列車追撞調查指劉志軍擅自提速 @ 2011-12-29T02: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溫州 事故 調查
概念: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報告 , 否認事故發生後第二天凌晨, 有人下達停止救援的指令 , 又指掩埋車頭前 , 已經完成取證.
總理溫家寶今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今年七月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的調查情況匯報,有五十四名責任人受到處分。調查報告指出,事故原因之一,是列車控制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上道使用審查把關不嚴等。
溫州動車追撞事故,當局事後被指,停止搜救和迅速掩埋列車殘骸,讓鐵路重新通車,國務院的調查報告指,在事發後第二日清晨,上海鐵路局負責人,按照以往事故現場處置方式,在搜救和取證完成後,挖坑就地掩埋受損車頭和散落部件,但被被有關官員制止,車頭及部件無被掩埋,當晚運往溫州西站儲存,報告認為,鐵道部簡單按以往方式,掩埋受損車頭和部件,行動雖被制止,但在社會上產生了不良影響。報告又指,在鐵道橋下搜救工作的負責人,曾表示人員搜救已經基本完成,但當時在鐵路橋上搜救工作仍進行,沒有人下達過停止救援指令。
浙江溫州七月發生導致四十死二十多人傷的動車追尾事故,調查報告至今未能公布,引起外界質疑,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透露,事故集中調查階段已經結束,報告正在總結和整理。黃毅說,依據規定,技術鑒定所需時間,不計入一百二十日的事故調查期限,因此事故調查的進度仍在規定時限內,國務國事故調查組將盡快提交報告,公布結果,給民眾負責任交代。
溫州動車事故調查進入攻堅階段
7月23日,兩列動車運行到距浙江省溫州市幾公里處時,雷電擊中其中一列動車,造成兩車追尾,導致40人死亡。內地官員最初表示將在9月公布調查報告,說明事故原因。但國家安監總局9月21日卻表示,調查報告將推遲發布,卻未說明具體時間。直至目前,當局仍未發布報告。
7月28日,溫家寶總理在溫州動車事故現場舉行新聞發布會。他說,國務院事故調查組要「得出一個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
723溫州動車事故盡管已過了4個多月,風波並未就此平息,至今調查結果仍遲未公布,外界揣測,因事故攸關杭州電務段溫州電務、上海鐵路局調度所、溫州南站行車值班員等各方責任,牽涉到的利害關系難以取捨,恐是調查報告難產的主因。
經調查認定,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是:通號集團所屬通號設計院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研發中管理混亂,通號集團作為甬溫線通信信號集成總承包商履行職責不力,致使為甬溫線溫州南站提供的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存在嚴重設計缺陷和重大安全隱患。鐵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設備招投標、技術審查、上道使用等方面違規操作、把關不嚴,致使其在溫州南站上道使用。當溫州南站列控中心采集驅動單元采集電路電源回路中保險管F2遭雷擊熔斷後,采集數據不再更新,錯誤地控制軌道電路發碼及信號顯示,使行車處於不安全狀態。雷擊也造成5829AG軌道電路發送器與列控中心通信故障。使從永嘉站出發駛向溫州南站的D3115次列車超速防護系統自動制動,在5829AG區段內停車。由於軌道電路發碼異常,導致其三次轉目視行車模式起車受阻,7分40秒後才轉為目視行車模式以低於20公里/小時的速度向溫州南站緩慢行駛,未能及時駛出5829閉塞分區。因溫州南站列控中心未能采集到前行D3115次列車在5829AG區段的占用狀態信息,使溫州南站列控中心管轄的5829閉塞分區及後續兩個閉塞分區防護信號錯誤地顯示綠燈,向D301次列車發送無車占用碼,導致D301次列車駛向D3115次列車並發生追尾。上海鐵路局有關作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在設備故障發生後,未認真正確地履行職責,故障處置工作不得力,未能起到可能避免事故發生或減輕事故損失的作用。
這是網路狂歡的時代,這是理性思考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中,無論郭美美、李娜、喬布斯,亦或是溫州動車事故中的鐵道部,「他們從來都不是主人公,他們只是深度公共事件的源頭和切入點」。就此,公眾借助網路發出自己呼喚,密切關注公民權利保護、公共權力監督、公共秩序維護、公共道德伸張等一些列重大社會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的公民意識在增強,弱者心態在淡化,他們的見聞更加廣博,意志也更加堅定。保持理性與透明,謀求變革與發展,愈發成為時代的主題。
今年7·23溫州動車事故給我們留下難以忘卻的傷痛。而二級市場給予南北車的反饋卻最強烈,以中國南車H股為例,在動車事故發生之後,南車H股從7港元左右迅速深跌,一度跌到2.5港元下方,跌幅超過60%。同樣在A股的南北車最大跌幅也超過30%。為什麼外圍市場對南北車反應如此激烈呢?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