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北斗系統覆蓋我國及周邊地區 起步晚但不落後 @ 2011-12-28T1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北斗 導航
概念:
北斗一號衛星每小時最多僅200萬個用戶(每秒566個用戶),而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NAVSTA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根本沒有使用上限,造成北斗一號衛星系統在使用上層層受限;北斗一號衛星極度仰賴地面控制中心運作,一旦地面中心遭到攻擊而癱瘓,整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會失效成為廢物。
昨日,一則「北斗衛星導航試運行免費服務全球」的消息引起外媒熱議。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當天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於27日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自從中國開始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之際,就引起世界的關注。在很多國家看來,這一系統不僅是具備商用服務功能那麼簡單,還有巨大的軍事效能。
衛星及應用產業方面,衛星制造和發射產業規模約為70億元,衛星應用產業規模為600億元。制造和發射產業分別被航天五院和航天一院壟斷,衛星應用產業中GPS導航系統占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產北斗導航系統僅占1%。目前已發射8顆北斗導航衛星,計劃到2012年,發射十多顆衛星,建成覆蓋亞太地區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到2020年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網而成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5年將形成價值1500億到2000億元的產業,2020年有望達到4000億元。
根據規劃,本市將利用北斗衛星導航技術、物聯網技術、車聯網技術、雲計算計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開展「行雲工程」(Trans-Cloud),完善高速公路ETC、綜合交通樞紐智慧化系統、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智慧化系統、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智慧化公共自行車服務等。
2012年,北斗導航系統亞太地區組網的階段性完成,將有望促使終端設備市場出現爆發式增長。在一代向二代邁進的時期,導航終端隨著導航應用領域的拓展而逐漸上量,並將引發特有元器件的需求增長。少數具有關鍵元器件設計開發能力、終端設備制造技術的中國廠商企業將充分受益於下游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建議關注國騰電子,北斗星通與中國衛星。
時隔不久,李建勇改主意了。「看到那麼多公安邊防戰士護航,我放心了。船上還新裝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用來即時定位。」他本打算跟船,因臨時有事,等下一批再走。簡單寒暄後,李建勇向船員們道別:「路上小心,等你們回來。」不出意外,昨晚他接到了蔣春雲從清盛港打來報平安的電話。(記者曹剛/文張龍/攝)
昨日的「資源一號」02C衛星,是中國今年第19次航天發射任務。2011年中,中國曾成功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神州八號飛船,突破載人航天工程的交會對接技術。此外,中國還曾發射過北斗導航衛星、實踐系列衛星、海洋衛星等多種、多顆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運行後精度將達到10米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