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人幣中間價 再創匯改新高 @ 2011-12-28T07: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新高
概念:
人民幣兌美元周一(12月19日)收盤上揚,創05年匯改以來新高,盡管盤中一度受11月外匯占款續降以及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去世消息的影響,人民幣匯價稍顯疲弱,但全天美元拋盤偏多,並於尾盤突然增強,推動人民幣收高。
時近年底結匯高峰,銀行與投資客獲利了結需求傾巢而出,帶動人民幣匯價強勢走揚。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26)天報在6.3127元,單日漲幅0.07%,較前個交易日上漲42個基點,連續第2日走高,逼近前期創下的大陸匯改以來新高。
人民銀行昨 (19) 日公布, 11 月份內地外匯占款按月下降 279 億元 (人民幣.下同) ,為連續第 2 個月負增長,顯示資金持續流走。加上朝鮮領導人金正日逝世,帶動美元避險需求,人民幣匯價一度受壓。但內地外匯市場昨天收市前再度上演匯率「保衛戰」,有交易員稱,農行 (1288-HK) 大手沽出美元,刺激人民幣匯價躍升,收報 6.3378 ,創 2005 年匯改以來新高。
16日早盤,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和中間價均走升,即期匯率更是一度升值逾400點,創2005年7月匯改以來新高,且是最大單日升幅。這與之前人民幣在即期市場連續12個交易日觸及跌停的低迷表現截然相反。
國內消息面上,《中國證券報》報導說,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昨日突破6.32,創歷史新高。12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價連續多個交易日盤中觸及交易下限,引發市場關於人民幣貶值的廣泛討論。不過,進入12月下半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走高。以中間價計算,截至26日,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4.84%。市場人士認為,這預示著人民幣重回中期升值通道,明年中國出口形勢更加嚴峻。
央行維穩人民幣匯率: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67元,較上一交易日調高0.07%。中間價走強帶動盤中匯價強勢回升,即期市場收盤,人民幣對美元報6.3198元人民幣,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創出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而那些「對賭人民幣貶值」的外國基金可謂打錯了算盤。面對11月30日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跌停」,央行主動出擊,通過穩定中間價、聯手商業銀行釋放美元流動性等措施,讓一心做空的基金們撲了個空。離岸市場方面,彭博數據顯示,昨一年期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匯報6.3790元,該匯率較上海市場現匯折讓0.8%。香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變動不大,報6.3450元。11月30日以來,因人民幣賣盤顯著增加,人民幣即期匯率連續12個交易日觸及或幾近觸及中間價5‰的交易區間下限。12月16日,由於央行聯合商業銀行拋出美元流動性,局面驟然轉向。
自11月30日起的13個交易日中,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有11個交易日出現「跌停」,引發市場上對人民幣貶值預期、經濟唱空愈趨激烈,但上周五卻呈現暴漲,在盤中觸及6.3294的匯改來新高,招商銀行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如此大量,只有大型國有中資行辦得到,背後是大陸央行的維穩信號。
12月26日,不僅中間價再度逼近匯改以來的高點,而且即期匯價在盤中也大幅上行,且先於中間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場人士分析稱,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強勢升值,表明央行對人民幣升值的堅定態度,而臨近2011年末,人民幣匯率有望再度刷新匯改以來高點。
所謂的人民幣對美元連續十二個交易日觸及跌停,其實是觸及人民幣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五的波動限制,而且在這十多天過程中人民幣中間價有升有降,最終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僅僅在0.3%左右,相對於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兌美元30%的升值僅僅是個小波動而已。有意思的是,上周五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與即期利率雙雙上漲,創匯改以來單日最大漲幅,盤中觸及6.3294的匯改來新高,於此同時,上證綜指迎來了久違的上漲,一舉收復2200點。若近期市場的漲跌真的是為人民幣匯率所影響的話,不得不說市場已成驚弓之鳥,些許的利空都會被無限放大,這往往是市場底部出現的征兆。
昨日(12月26日)國內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3167,收盤價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刷新2005年匯改以來新高,盤中匯價達到1993年匯率並軌以來最高水平,顯示市場和政策定價之間博弈仍在進行。中間價是央行意圖的體現,定得高表明了央行維持人民幣升值決心,市場充分領會了通過中間價傳達的信號。在香港離岸人民幣(CNH)市場,上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度觸及2010年7月此項交易推出以來新高,與內地即期匯率差價縮窄,顯示人民幣貶值預期明顯弱化。央行意圖十分明顯,就是穩定人民幣匯率,防止資金外逃給我國經濟帶來不確定性。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