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中日擬加強金融合作 提升人民幣地位 @ 2011-12-26T20: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人民幣 日本 交易 中國 中日 國債 直接 央行
概念:
人民幣兌美元周一尾盤走低;盤中連續第四個交易日觸及日交易區間下限,因為圍繞中國經濟的擔憂情緒升溫。格林威治時間0830前後,詢價交易市場,美元兌人民幣6.3641元,高於上周五的人民幣6.3597元;盤中在人民幣6.3596元至6.3666元(日交易區間上限)區間波動。中國央行周一將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設在人民幣6.3349元,高於上周五的6.3310元。
報導還表示,日本還將幫助中國促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日本財務大臣安住淳也表示,日本在討論購買中國國債,但尚未對購買中國國債作出正式決定。他指出,購買中國國債在加強經濟聯系方面說得通。
擊垮日元是在日本成為全球經濟強國之後,日本急於讓日元擁有國際地位,因此1985年日本政府懷著欣喜之情看著日元升值,所提出的升值幅度超過最大膽的預言家的想象。目前擊垮人民幣,不過是逼迫中國加速向內需經濟轉型,而刺破房地產泡沫與提振內需,正是此輪中國經濟轉型的兩大抓手,是中國主動為之。國外資金跟隨在中國調控政策背後走,而不是中國市場的指揮棒。
牛刀按語:這篇文章寫於美聯儲聯合五大央行宣布互換利率的第二天,本不想發表,但是,市場對此似懂非懂,再加上人民幣連續十個交易日跌停,中國股市大跌,金價大跌,所以,將我的觀點還是發表出來,請大家討論。
目前,中國逾三兆美元外匯儲備中也投資日本國債,兩國透過互持債券,可更加便利地交流債市及其他領域金融發展資訊。日本表示,也將協助中國培育海外人民幣計價債券交易市場。
管中閔指出,日本是中國主要貿易國之一,中日推動以日圓和人民幣直接貿易,不再透過美元,勢必將減弱美元地位,短期內對美元交易會造成金融市場波動,尚需時間調整。近年來各國對中國大陸貿易往來大幅成長,管中閔說,以往透過美元交易,容易受美元升貶影響而增加交易成本,中國率先和日本達成金融合作協議,直接以人民幣交易,大陸當局如此之快開放給日本,這是一項創新作法。
正所謂“禍不單行”,周四(15日),中國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實際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出現28個月以來的首度負增長,暗指經濟潛藏風險;股市同樣遭遇“黑色星期四”,滬指大跌失守2200點關口創出近三年以來新低。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則連續第12個交易日觸及跌停。有分析指出,對沖基金正“曲線”做空中國,狙擊人民幣的路徑也愈來愈清晰。
人民幣「跌跌不休」,昨日連7個交易日跌停!盡管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日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拉升至6.3319開出,但隨即再度跌停,市場瘋狂拋售人民幣;為捍衛人民幣匯價,人行連7個交易日強拉中間價,痛擊放空人民幣的熱錢。一場人民幣匯價保衛戰激烈開打。
恆生銀行(0011)執行董事馮孝忠於研討會上表示,雖然人民幣匯價連日觸及波幅下限,原因為其中間價訂得高;亦因是亞太區包括內地股市頹勢,引發部分資金流走。他又指中央不欲人民幣貶值,否則不利內地以貨幣升值來控制通脹。路透引述恆生中國高級交易員田曉鳴認為,由於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甚至出現貶值預期,短期內對美元的需求會較大。按照現在高企的中間價看,人民幣交易區間下限對於美元交投仍相對合理,料即期匯價到年底時或持續在交易區間下限附近交投。
作為全球第二大外匯儲備國,日本首次購入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將具有標志性的意義。對日本來說,這是其外儲投資多元化的戰略性舉措之一;對中國來說,這是人民幣首次成為發達經濟體儲備貨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進展。但有專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日本購入人民幣資產究竟是暫時性的,還是持續性的,目前尚不明朗。對於人民幣國際化而言,這是一個重要機遇,但過度寄望這種拋來的「誘餌」,或會失去一貫冷靜立場。
另外,推出國際板也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一項利好。確定國際板用人民幣標價,本身就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體現。一般而言,貨幣國際化要經過如下階段:首先,貨幣在周邊地區的現鈔流通和使用;其次,貨幣成為周邊地區貿易和金融交易的計值、結算和流通貨幣;再次,貨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而推出以人民幣標價的國際板,表明A股市場具備對國際資產的定價能力,不僅可體現人民幣在國際資本交易中的計價單位作用,還可提高境外企業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自2008年底開始,我國逐漸通過各種途徑來增強和推廣人民幣的計價和結算,使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迅猛增加。這樣一來,當境外的機構或個人持有的人民幣達到相當規模的時候,就要求人民幣具有長期儲備價值,且有相應的成熟投資環境使其保值增值。這就需要一個包括A股市場在內的龐大的人民幣金融市場來滿足交易需求。這就要求中國加快建設上海這一國際金融中心,先將其發展成為一個區域性的人民幣國際清算中心,進而發展成為以人民幣為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