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專家稱假寬帶屬編造概念 表示網速不達標為常態 @ 2011-12-26T14: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假寬帶
概念:
表面上客戶購買的是2M、4M的寬帶,但實際上電信運營商卻嚴重缺斤少兩,對客戶進行惡意欺詐。一個壟斷行業集體對民眾進行假寬帶欺詐,折射出行業監管的空白,對假寬帶欺詐必須嚴懲。
對於「假寬帶」的提法,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稱「這是由根本不懂技術的人編造出的一個用於炒作的概念。」他表示,實際網速達不到標定速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是由分享帶寬、線路傳輸、網絡服務器等諸多因素造成的,由此認定中國網民使用的是「假寬帶」,「只能說得出這一結論的人根本不懂技術。」而電信專家項立剛也表示,全世界都是用這種方式去表述寬帶的,「如果說是假寬帶,那全世界用的都是假寬帶」。
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這源於電信業寬帶市場長期以來的壟斷。而作為具有監管職能的監管部門對打破寬帶市場的種種表現更是乏善可陳。
金羊網網友「徐雲鵬」稱,對於專家反駁「假寬帶」的說法,人們有理由做出這樣的解讀:既然寬帶實際速度不符的情況,在世界各地都存在,而不是只在中國有,那麼「假寬帶」的存在就是合情合理的,「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都在使用假寬帶」也是正常的,哪怕是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存在寬帶實際速度不符的情況,中國的不合理就有理由是合理的,就可以繼續堅持下去,人們不必為此大驚小怪。
本報訊在調查機構DCCI發布報告指「中國絕大部分用戶使用『假寬帶』」後,電信專家闞凱力昨日表示,「假寬帶」風波是網民將怨氣撒到運營商身上的結果,他提出了解決網速的四條建議。DCCI方面昨日則回復稱該報告的調查與取樣方式暫時不便公布。
上周,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了一個中國寬帶用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多數寬帶用戶的實際網速,明顯低於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帶寬,也就是說大家現在用的是「假寬帶」。報告一出,引發網友高度關注。在微博平台上,一天之內就有過萬條相關微博評論此事。相關新聞,也位居主要門戶網站的點擊榜前列。雖然運營商之一中國電信迅速地進行了回應,亦有教授學者幫忙解釋,但網友並不怎麼買賬,繼續在網上表達憤怒、批評。比如一篇題為《北郵教授駁斥「假寬帶」論 稱我國網速快價格低》的報道,位列搜狐新聞當日點擊榜前列,網友評論數則位居第一。幾千條網友評論中,絕大多數都在炮轟該位教授的觀點。
「假寬帶」的話題一直是業內人士對內地用戶上網帶寬的口頭禪,不過,在正式報告中使用卻極為罕見。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中稱,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即網民事業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於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不僅如此,而且中國大陸網民實際為上網支付的費用也高的驚人,DCCI的報告指出,內地網民的寬帶支出是韓國的29倍,是香港的469倍。假寬帶話題一出,業界議論紛紛,有指DCCI借假寬帶話題炒作,也有人直指電信運營商壟斷,長期傷害用戶權益,阻礙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假寬帶話題至今沒有結論,但相信,這一話題受到關注,對督促運營商改善服務、降低價格會有監督作用。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寬帶用戶調查》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固網寬帶與3G用戶數累積達到1.5億與1.02億,但中國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在使用"假寬帶"。報告指出,所謂假寬帶,就是說網民使用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於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調查發現,我國超過半數用戶上網平均速度達不到標定速度。(12月24日《中廣網》)
天津北方網訊:23日下午,專業的中國互聯網調查組織機構和數據平台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中國寬帶用戶調查》報告。報告說,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固網寬帶與3G用戶數累積達到1.5億人與1.02億人,但絕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用的都是「假寬帶」。假寬帶是指網民使用的實際寬帶下載速率,低於運營商提供的名義寬帶速率……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