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新聞

分析料首階段RQFII 產品最快明年中推出 @ 2011-12-23T16: 返回 熱門新聞
關鍵詞:基金 首批
概念:
從基金公司的層面,除了籌備專戶業務需要組建新的團隊之外,已經發展兩年多的基金專戶業務競爭也已經十分激烈。尤其是2011年,有基金公司因專戶產品投資虧損而引發了投資者投訴等問題。在公司品牌和團隊不敵大基金公司的情況下,小基金公司的專戶業務如何避免已經在當前專戶中出現的問題,體現自己的特色和定位?這成為很多基金公司考慮的問題。
伴隨證監會《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及其細則的正式發布,此前無緣專戶業務的中小基金公司加快了進軍相關領域的步伐。業內人士透露,首批申請開展專戶業務資格的中小公司名單已基本確定,經過多輪審核與改進,基金處或於近期將名單上報待批。
消息指出,基金及證券公司的申請,會分開由中證監的基金及證券審批部處理,「首批」獲中證監批出的機構,全屬基金公司,主要是考慮到基金公司已有基金運作經驗,甚至有QDII經驗,令監管機構較為放心。一旦首批由基金公司跑出,便有先機爭占這個市場。
申萬菱信等基金公司近日已通過證監會相關審核,成為「專戶」門檻取消之後獲得專戶資格的首批中小型基金公司之一。申萬菱信基金專戶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投資能力是吸引基金專戶客戶的關鍵。
對於基金公司業務向RQFII領域拓展,海富通基金總經理田仁燦認為,RQFII業務資格的獲批,將使公司海外業務獲得實質性突破和進一步拓展的空間,也將有利於提高公司整體競爭實力。另外,針對近期出現的人民幣貶值現象對RQFII的影響,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趙小寶表示,人民幣短期有貶值的預期,但市場普遍相信未來人民幣仍有機會升值,相信RQFII產品有其吸引力。
據悉,除了上述3家基金公司外,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和匯添富等6家基金公司均為證監會12月21日批出的首批RQFII試點機構。據悉,獲得試點機構資格的基金公司,將分別向外管局申請額度。
證券時報記者從相關基金公司獲悉,華夏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華安基金、大成基金、匯添富基金、海富通基金等9家基金公司旗下香港子公司已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首批拿到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資格,其中華安基金、南方基金等香港子公司已經向香港證監會上報首只產品,最快明年初開始發行。
首批RQFII 9家試點基金曝光 預料新產品明
事實上,自2009年一對多開閘以來,基金公司在該業務上的拓展速度一直較快。目前,有6家基金公司旗下一對多產品超過20只,其中,匯添富管理的一對多產品高達32只,為最多的基金公司。招商、南方、國投瑞銀、國泰以及大成等5家公司旗下一對多都在20只以上;易方達、建信、嘉實、海富通等基金公司的產品數也超過15只。與此對應的是,部分公司因為首批產品表現不佳或是專戶部門負責人不穩定,在2009年發行第一批一對多後,再未推出同類產品。如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至今僅有1只一對多產品。
首批基金系列指數旨在全面反映滬深兩市所有上市基金及細分產品的二級市場整體走勢,為市場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基金投資參考依據。深證樂富基金指數樣本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基金組成;深證ETF指數樣本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ETF組成;巨潮上市基金指數樣本由滬深兩市所有的上市基金組成;巨潮ETF指數樣本由滬深兩市所有的ETF組成。
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包括長安基金等在內的10余家基金管理公司已於日前獲得專戶牌照。而隨著資格獲批,不少公司的首只專戶產品也在積極籌備之中,專戶業務開展進入日程。市場人士認為,本輪面向中小型公司的專戶業務開閘,既有利於基金公司發展多元的資產管理業務,也對其投研、風控提出更高要求,在競爭中准備更加充分的公司才可能在這項新業務上取得長足發展。證監會74號令——《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正式實施以來,中小基金公司紛紛摩拳擦掌,欲借專戶業務打開新的市場。經過兩個月的等待,中小基金首批專戶於日前放行。據了解,目前小基金公司的產品思路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擅長權益類投資或具有豐富客戶群體的公司,希望通過專戶靈活的投資風格獲得絕對收益,以穩定客戶群;另一類則十分強調量化產品在專戶中的前景,強化數量化投資。程俊琳張哲
據了解, 9 家獲得首批 RQFII 資格的基金公司,未來推出的 RQFII 產品都會面向香港散戶,讓在港持有人民幣存款的投資者,有更多的投資工具。以在本港知名度較高的大成基金為例,目前該公司有「大成核心基金」,透過多間內地銀行向內地投資者銷售。該基金公司發言人表示,日後大成推出 RQFII 產品後,很大機會會以類似方法,透過銀行等金融中介人,向散戶銷售 RQFII 基金。
姚剛表示,在放松管制方面,將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進一步推動產品創新。促進公司差異化、特色化、國際化發展。及時總結完善基金產品分類審批制度,擇機推出成熟產品標准化的格式合同,進一步簡化審核程序,研究探索基金產品的注冊制度。加大對創新產品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創新產品的評審機制,為產品創新創造有利條件。推動公司業務拓展,抓緊修訂相關辦法,降低專戶理財和QDII業務的門檻標准,打造公平競爭環境,為公司的差異化發展創造條件。
國外基金公司和券商一直渴望進入極具發展潛力的中國A股市場,加入WTO幾乎為其提供了“解渴”的渠道,當時國內A股的流通市值約5兆人民幣,而國內已有十多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著規模為800億元左右的證券投資基金。2002到2004年,多家合資基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目前的合資基金幾乎有一半都是在這一時期成立的,此外,在2004年股市持續走弱時,合資基金的表現也可圈可點,資料統計,2004年淨值增長前5名的基金產品中,有三只為合資基金旗下的產品。
首批將登陸該系統的信托產品中,包括了昆侖信托公司和中海信托公司管理的一筆百億元項目——兩家公司計劃推出總規模100億元的「開元城市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
首批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機構出爐。中國證券報報導稱,包括華夏基金等在內的九家基金管理公司,已獲得證監會核准批復RQFII業務資格,已有華安基金等數家基金公司上報或擬上報產品申請。
據悉,2010年獲得全國社保基金境內委托投資管理人的7家基金公司分別為大成基金、富國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廣發基金、海富通基金、匯添富基金和銀華基金,加上2002年首批的6家基金公司和2004年第二批的3家基金公司,目前一共有16家基金公司獲得全國社保基金境內委托投資管理人資格。

 

易發投資 | 首頁 |  登錄
流動版 | 完全版
論壇守則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 2025
Suntek Computer Systems Limited.